计算某高速公路和敏感点之间的地面效应衰减时,需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题目
计算某高速公路和敏感点之间的地面效应衰减时,需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A.地面类型
B.敏感点建筑物类别
C.高速公路和敏感点之间的距离
D.声波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声环境影响预测中除几何发散衰减外,需考虑的其他衰减因素有( ) 。

A 空气吸收
B 地面效应
C 屏障
D 声环境功能的区别

答案:A,B,C
解析:

第2题:

声传播过程中,影响地面效应衰减的主要因素有( )。

A.地面类型
B.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
C.接收点、声源距地面的高度
D.空气的湿度温度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声波传播过程中,与地面效应衰减相关的因素有()。

A:地面类型
B:声源接收点高度
C:大气温度、、湿度
D:接收点和声源之间的距离

答案:A,B,D
解析:
声波传播过程中,越过不同地面时,其衰减量是不一样的,声波越过疏松地面或大部分为疏松地面的混合地面传播时,在预测点仅计算A声级的前提下,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的计算公式为。式中,r为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m;hm为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m。

第4题:

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考虑地面效应引起附加衰减的条件包括()。
A.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
B.声源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平均值小于30m
C.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为软地面
D.声源与预測点之间的地面为硬地面


答案:A,C
解析:

第5题:

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考虑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条件包括()。

A: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
B:声源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平均值小于30m
C: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为软地面
D: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为硬地面

答案:A,B,C
解析:
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考虑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条件包括:①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②声源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平均值小于30m;③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为软地面。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为硬地面时有反射作用,不会引起附加衰减。

第6题:

(2017年)计算某高速公路和敏感点之间的地面效应衰减时,需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地面类型
B.敏感点建筑物类别
C.高速公路和敏感点之间的距离
D.声波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

答案:A,C,D
解析:
2019版教材P322-323
声环境相关考点如下总结:室外声传播的衰减因素,注解:①建有声屏障后,地面效应就不考虑;即计算预测量有声屏障的,地面效应的衰减量不考虑②除了几何发散外,所有的衰减都和频率有关,频率越大,衰减量越大。


注解:
①建有声屏障后,地面效应就不考虑;即计算预测量有声屏障的,地面效应的衰减
量不考虑
②除了几何发散外,所有的衰减都和频率有关,频率越大,衰减量越大。

第7题:

(2016年)在声环境影响预测中除几何发散衰减外,需考虑的其他衰减因素有( )。

A.空气吸收
B.地面效应
C.屏障
D.声环境功能区划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322-324,空气吸收、地面效应、屏障都会引起声的衰减。

第8题:

(2012年)声传播过程中,与地面效应衰减相关的因素有( )。

A.地面类型
B.声源和接受点高度
C.大气温度、湿度
D.接受点和声源之间的距离

答案:A,B,D
解析:
2019版教材P322-323,声波越过不同地面时,其衰减量是不一样的,故A正确;从衰减量公式

可知,衰减量跟hm(接收点、声源距地面的高度)和r(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有关,故BD正确;其他衰减等相关因素具体见,声要素相关考点室外声传播的衰减因素如下总结。

第9题:

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时,进行了噪声衰减监测和声环境敏感区监测,未进行车流量监测。由监测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给出噪声衰减规律和()。

A:设计工况环境保护目标达标状况
B:噪声影响状况
C:防护措施降噪效果
D:设计工况声环境达标距离

答案:B
解析:
未进行车流量监测,就无法知道设计工况,故排除A、D两项;未进行声屏障噪声监测,就无法知道防护措施的降噪效果,故排除C项。

第10题:

(2015年)声传播过程中,影响地面效应衰减的主要因素有( )。

A.地面类型
B.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
C.接收点、声源距地面的高度
D.空气的湿度温度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3声波越过不同地面时,其衰减量是不一样的,故 A 正确;从衰减量公式



可知,衰减量跟h m(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和 r (声源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有关,故 BC 正确;其他衰减等相关因素,声要素相关考点室外声传播的衰减因素如下总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