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起诉与丈夫乙离婚,同时主张抚养小孩、分割房屋和存款。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达成以下调解协议:解除婚姻关系、甲抚养小孩并分得房屋;乙分得存款及双方共同经营的杂货店;共同债务2000元由甲承担。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题目
甲起诉与丈夫乙离婚,同时主张抚养小孩、分割房屋和存款。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达成以下调解协议:解除婚姻关系、甲抚养小孩并分得房屋;乙分得存款及双方共同经营的杂货店;共同债务2000元由甲承担。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调解协议的内容超出诉讼请求范围,法院不应批准
B:除杂货店的分割,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
C:调解协议将债务约定由一人承担违法,法院不应批准
D:除债务承担部分,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在2010年12月结婚,甲在婚前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并将房屋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甲乙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后双方感情破裂于2013年协议离婚,双方就前述房屋不能达成协议,请求法院判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房屋归甲,

B.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由甲对乙进行补偿

C.尚未归还的贷款为甲的个人债务

D.尚未归还的贷款为夫妻共同债务


参考答案:D

第2题:

张兰起诉陈钢,要求解除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并平均分割双方的共有财产(共有房屋四间,共有存款10000元)。本案中的诉讼标的是什么()

A.张兰提出的离婚要求

B.张兰要求分得的两间房屋

C.张兰要求分得的5000元钱

D.张兰请求法院解除的其与陈钢之间的婚姻关系


参考答案:D

第3题:

甲乙离婚并达成协议:婚生男孩丙(3岁) 由乙(女方) 抚养,如双方中一方再婚,丙则由另一方抚养。后乙在丙6岁时再婚,甲去乙家接丙回去抚养,乙不允。甲即从幼儿园将丙接回,并电话告知乙。为此,双方发生争执,诉至法院。下列有关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A.甲、乙均为丙的监护人

B.乙的行为是违约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C.甲欲行使对丙的抚养权,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D.甲、乙的协议违反了法律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甲、乙结婚多年,因感情不和,双方协议离婚,甲同意家庭的主要财产由乙取得。离婚后不久,乙发现甲曾在婚姻存续期间私自购买了两处房产并登记在自己名下,于是起诉甲,要求再次分割房产并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无权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法院应当将两处房产都判给乙
C.请求分割房产的诉讼时效,为乙发现或者应当发现甲的隐藏财产行为之次日起两年
D.若法院判决乙分得房产,则乙在判决生效之日即取得房屋所有权

答案:A,D
解析:
《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因此A正确。甲乙双方离婚时,协议处置的家庭财产并不包括被甲隐藏的这两处房产。因此B错误。《婚姻法解释(一)》第31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因此C错误。《物权法》第28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因此D正确。

第5题:

甲、乙于1995年4月28日结婚,婚后乙带女儿丙(时年5周岁)与甲共同生活,甲承担了丙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2003年开始,甲与乙产生矛盾,夫妻关系日趋紧张,2005年3月9日,乙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解除与甲的婚姻关系,并要求甲每月支付丙抚养费300元。甲同意离婚,但拒绝继续承担丙的抚育费。问:(1)甲、乙离婚时,甲是否有权请求丙归其抚养(2)甲、乙离婚时,甲是否有拒绝对丙承担抚养义务的权利?


参考答案:无权;可以拒绝。

第6题:

甲与乙离婚并达成协议:婚生男孩丙(3岁)由乙(女方)抚养,如双方中一方再婚,丙

则由另一方抚养。后乙在丙6岁时再婚,甲去乙家接丙回去抚养,乙不允。甲即从幼儿园将丙接回,并电话告知乙。为此,双方发生争执,诉至法院。下列有关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

A.甲、乙均为丙的监护人

B.乙的行为是违约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C.甲欲行使对丙的抚养权,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D.甲、乙的协议违反了法律


正确答案:AC
「考点」监护权的行使
「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故选项A为正确表述。根据《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故选项B为错误说法。根据《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同时,根据《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故选项c为正确说法而选项D为错误表述。

第7题:

甲、乙结婚多年,因甲沉迷于网络游戏,双方协议离婚,甲同意家庭的主要财产由乙取得。离婚后不久,乙发现甲曾在婚姻存续期间私自购买了两处房产并登记在自己名下,于是起诉甲,要求再次分割房产并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乙无权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法院应当将两处房产都判给乙

C.请求分割房产的诉讼时效,为乙发现或者应当发现甲的隐藏财产行为之次日起两年

D.若法院判决乙分得房产,则乙在判决生效之日即取得房屋所有权


正确答案:AD
[考点]离婚时财产的处理、物权的取得时间
[解析]首先,选项ABC涉及离婚时财产的处理。根据《婚姻法》第47条第1款的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本题中,甲在离婚时,隐藏了本来属于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两处房产,乙在发现甲的上述行为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无权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为对于乙而言,没有什么损害发生。据此,选项A正确。
其次,法院在进行分割时,根据《婚姻法》第47条的规定,“可以”对于实施隐藏行为的一方少分或者不分,但并不是“应当”不分,据此,选项B错误。
再次,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31条的规定:“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可知,乙请求分割房产的诉讼时效,为乙“发现”甲的隐藏财产行为之次日起两年,而不是“发现或者应当发现”甲的隐藏财产行为之次日起两年,据此,选项C错误。
最后,选项D涉及对《物权法》中物权的取得时间的考查。《物权法》第28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所以,若法院判决乙分得房产,则乙在判决生效之日即可取得房屋所有权,据此,选项D正确。

第8题:

范某起诉与丈夫李某离婚,同时主张抚养小孩、分割房屋和存款.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达成以下调解协议:解除婚姻关系、范某抚养小孩并分得房屋;李某分得存款及双方共同经营的服装店;共同债务1.8万元由范某承担.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调解协议的内容超出诉讼请求范围,法院不应批准

B.除服装店的分割,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

C.调解协议将债务约定由一人承担违法,法院不应批准

D.除债务承担部分,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


正确答案:ABCD
87.答案:A、B、C、D 考点:调解协议的内容讲解:调解协议是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其范围不受诉讼请求范围的约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规定,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调解协议超出诉讼请求范围以及服装店的分割法院都应批准,故 A.B错误,当选。+调解协议约定将夫妻共同债务由一人承担,该约定在甲、乙之间是有效力的,只是不能对抗债权人,法院对此也应予以批准,故C、D项错误,当选。本题答案应为A. B、C、D项。

第9题:

甲和乙为夫妻,甲在外经商,并以个人名义在婚内购买了两套房屋。甲乙离婚时,乙不知道该两套房屋的存在,并协议离婚。两年后,乙发现甲隐瞒了两套房屋,要求分割共有财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该两套房屋为甲所有,因为房产登记簿上记载的为甲,法院应裁定不予受理

B.该两套房屋为甲所有,因为甲乙已经达成了离婚协议

C.如乙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判决驳回乙的请求,因为诉讼时效已过

D.如乙向法院起诉,法院应支持乙的请求,因为共有财产的分割不适用诉讼时效


正确答案:D
本题涉及共有关系不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虽然两套房屋登记在甲之名下,但该房屋为婚内取得,应为夫妻共有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的诉讼不适用诉讼时效,故本题选项为D。

第10题:

甲、乙结婚多年,因甲沉迷于网络游戏,双方协议离婚,甲同意家庭的主要财产由乙取得。离婚后不久,乙发现甲曾在婚姻存续期间私自购买了两处房产并登记在自己名下,于是起诉甲,要求再次分割房产并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乙无权要求甲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法院应当将两处房产都判给乙
C:请求分割房产的诉讼时效,为乙发现或者应当发现甲的隐藏财产行为之次日起两年
D:若法院判决乙分得房产,则乙在判决生效之日即取得房屋所有权

答案:A,D
解析:
【考点】离婚时的财产处理【详解】根据《婚姻法》第46条规定,甲隐匿财产的行为并不构成乙主张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A选项正确。根据《婚姻法》第47条规定,对于离婚时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不分,B选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1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据此,C选项错误。《物权法》第28条规定:“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据此,D选项正确。【陷阱】根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一方行使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须具备以下要件:1.符合法定情形:(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除上述四种情形导致离婚之外,其他情形不得请求损害赔偿。2.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人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的无过错方。3.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的过错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