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场地,受压土层为淤泥质黏土层,其厚度为10m,其底部为不透水层。场地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竖井采用塑料排水带并打穿淤泥质黏土层,预压荷载总压力为70kPa,场地条件及地基处理示意如图a所示,加荷过程如图b所示。试问,加荷开始后100d时,淤泥质黏土层平均固结度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题目
某建筑场地,受压土层为淤泥质黏土层,其厚度为10m,其底部为不透水层。场地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处理,竖井采用塑料排水带并打穿淤泥质黏土层,预压荷载总压力为70kPa,场地条件及地基处理示意如图a所示,加荷过程如图b所示。试问,加荷开始后100d时,淤泥质黏土层平均固结度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不考虑竖井井阻和涂抹的影响;Fn=2.25;β=0.0244(1/d)。

(A)0.85(B)0.87(C)0.89(D)0.92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钢筋混凝土筏形基础,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4-18所示。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0kN/m3;游泥质黏土层为软弱下卧层。已知淤泥质黏土层顶面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试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kPa),必须小于下列何项数值才能满足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要求?

(A) 64
(B) 84
(C) 94
(D) 114


答案:D
解析:
(D) 解答: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 5.2.7规定对软弱下卧层进行验算:

第2题:

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
试问,②层淤泥质黏土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98
B 105
C 112
D 122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地规》第5. 2.4条:

第3题:

某地基土层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含水量39.0%,液限叫WL=28.9%,塑限Wp=18. 9%,天然孔隙比e=1.05。
试问,该地基土层采用下列哪项名称最为合适?
A 粉砂
B 粉土
C 淤泥质粉土
D 淤泥质粉质黏土


答案:C
解析:
解答:IP=WL=28.9%﹣18.9%=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根据《地规》第4.1.11条,知为粉土;1. 0≤1.05WL=28.9%《地规》第4.1.12条,知为淤泥质土;故(C)正确。

第4题:

某饱和黏土层地基6m厚,黏土层天然抗剪强度τf0=30kPa,三轴不排水压缩试验得,黏土层天然孔隙比=0.90;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排水竖井采用塑料排水带,等边三角形布置,塑料排水带宽和厚为100mm×4mm,井径比n=20。采用大面积堆载△σz=100kPa,当黏土层平均固结度达Uz=50%时,黏土层的抗剪强度为(  )kPa。

A.35
B.46
C.58
D.62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式(5.2.11)计算,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地基,某一时间的抗剪强度:

第5题:

某建筑场地饱和淤泥质黏土层15~20m厚,现采用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问下述哪个选项不属于排水固结法?( )
A.真空预压法 B.堆载预压法
C.电渗法 D.碎石桩法


答案:D
解析:

第6题:

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2012年真题]



2.假定,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础底面压力值。试问,②层淤泥质黏土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0
B、70
C、80
D、9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7条第2款规定,对条形基础附加压力值可按下式计算:



取基础长度



进行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θ:




查表5.2.7可得,可取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
②Pz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③附加压应力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7题:

某地基土层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含水量w=39.0%,液限wL=28.9%,塑限wP=18.9%,天然孔隙比e=1.05。[2013年真题]
1.试问,该地基土层采用下列哪项名称最为合适?(  )

A、粉砂
B、粉土
C、淤泥质粉土
D、淤泥质粉质黏土

答案:C
解析:
液限是判别土壤性质的参数,IP=wL-wP=28.9%-18.9%=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1.11条规定,粉土为介于砂土与黏性土之间,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故该土为粉土。
1.0≤e=1.05<1.5,w=39.0%>wL=28.9%。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4.1.12条规定,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黏性土为淤泥质土,故该土为淤泥质土。由此可知,该地基土层称为淤泥质粉土最为合适。

第8题:

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2012年真题]



1.试问,②层淤泥质黏土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98
B、105
C、112
D、122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荷载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①当基宽小于3m,取b=3m,则



②根据第5.2.4条表5.2.4可知,淤泥质粘土取深度修正系数ηd=1.0。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故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9题:

某地基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为①黏土层,厚度1m;②淤泥质黏土夹砂层,厚度8m;③黏土夹砂层,厚度10m,再以下为砂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0kPa,设计要求达到120kPa。下列地基处理技术中,可用于处理该地基的是( )。

A. 深层搅拌法
B. 堆载预压法
C. 真空预压法
D.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

答案:A,D
解析:
深层搅拌法和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都能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

第10题:

黏土层(不透水面)上有厚度为10m的饱和高压缩性土层,土的特性指标如图5 -8所示。如果采用堆载预压固结法进行地基加固,固结度达到94%所需要的时间最接近于 ( )d。

A. 15 B. 200 C. 647 D. 800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