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若钱某于2006年1月6日将继承的电冰箱以3000元卖给了周某。在顾某的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后( )。
A.电冰箱所有权属于顾某
B.电冰箱所有权属于钱某
C.钱某应该取回电冰箱还给顾某
D.钱某应该给予顾某适当补偿
第2题:
叶某挪用公款案
叶某,A市交通局副局长,国家在该市B县有一项扶贫修路的项目,叶某利用自己的职权,曾两次挪用该项目资金。 2010年3月23日,叶某挪用3万元用于购买股票,2010年9月6日,叶某又挪用5万元用于走私活动,1个月后叶某归还了2万元。案发后,叶某的妻子翟某找到叶某在法院的朋友高某请求帮助,高某称自己不是该案的经办人,但他可以找该案的主审法官苏某帮忙。翟某遂将12万元送给高某,让高某转交苏某10万元,苏某接受了翟某的10万元钱款,之后翟某又以各种名义多次宴请苏某。苏某在审理叶某案件时尽量为其出罪,在裁判时故意轻判。
【问题】
1.叶某挪用资金的行为构成何罪?是否要数罪并罚?为什么?
2.叶某归还2万元钱的行为对定罪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3.如果叶某在案发后携带挪用的资金潜逃,被抓获后有能力归还而拒不归还,并隐瞒挪用资金的去向,则叶某构成何罪?
4.翟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5.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是,构成何罪?如否,请说明理由。
6.苏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应如何处罚?
1.叶某的行为只构成挪用公款罪一罪,不需要数罪并罚。叶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不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而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挪用”是限于挪作其他公用,不包括归个人使用的情形。叶某两次挪用行为都构成挪用公款罪,属于同种数罪,犯罪金额累计计算,不需要数罪并罚。
2.叶某的归还行为对定罪没有影响。叶某挪用公款,一次用于营利活动,一次用于非法活动,都不受挪用时间的限制,只需要有挪用行为即可构成犯罪,因此叶某归还2万元钱的行为是犯罪后的归还行为,只可能在量刑时考虑,对定罪没有影响。
3.叶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4.翟某的行为构成行贿罪。
5.高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构成受贿罪。
6.苏某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3种情形对时间、数额有不同要求。挪用7种特定款物的,不同情形以不同罪定罪处罚。注意区分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两者也可能存在转化。构成徇私枉法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3题:
小刚从辰光超市购买了星光公司生产的星光牌加湿器,在使用中突然发生爆炸,致使自己严重受伤,则小刚可以向谁请求赔偿?
A.只能向辰光超市请求赔偿
B.只能向星光公司请求赔偿
C.小明只能自己承担
D.可以向辰光超市也可以直接向星光公司请求赔偿
第4题:
导游员翟某带领旅游团去泰国旅游,在途中,翟某向游客介绍了泰国著名的“红灯区”,并建议大家可以去领略一番,在场的女游客感觉很不自在,一名年长的游客对翟某提出委婉批评,希望他能尊重游客,也尊重自己。谁知翟某不但没有虚心仅售游客的意见,反而恼羞成怒,辩解说他是介绍民族风情,倒是游客对他不尊重,于是扔掉话筒弃团而去,中止了导游,请问在本次案例中,导游翟某有那些不对之处?
第5题:
某超市搞促销冰箱活动,标示“买一送一”,实际上买一台冰箱送一副手套属于诱导交易价格欺诈行为。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A、请求乙厂承担违约责任
B、请求更换冰箱门
C、请求更换冰箱
D、请求解除合同
第9题:
小刚从某超市购买了某公司生产的加湿器,在使用中突然发生爆炸,致使自己严重受伤,则小刚可以向谁请求赔偿()?
第10题:
党员翟某因贪污犯罪被拘役。关于翟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