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1995~ 2002年的产品销售资料如表6-5所示。

题目
某公司1995~ 2002年的产品销售资料如表6-5所示。

表6-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在下列问题中选择正确答案。
1997_ 2000年产品销售额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77. 3%,10. 3%,11. 6%,35. 4%,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


A.77.3% ×10.3% ×ll.6% ×35.4%

B. (77. 3%×10. 3%×11. 6% ×35. 4%) - 100%

C. 177. 3%×110. 3.%×111. 6%×135. 4%

D. (177. 3% ×110. 3%×111. 6% ×135. 4%) - 100%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因为环比增长均是本期与上一期比较得来的,而定基增长是本期与以前年度你想要比较的那一年为基数的来比较,最后还要减一个100%,100%代表的是基期,相减才是增长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销售人员在办公室时通过PC来访问应用服务器,若在公司外,则通过具有数据显示功能的移动电话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访问公司网络。进行一次查询的数据信息如表6-4所示,网络的基本通信服务费用如表6-5所示,总费用=网络租用费+通信费。

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若不足3分钟按3分钟计算,则销售员每月至少应进行(65)次查询,才能使得使用移动电话的总费用比使用PDA的总费用更低。

A.50

B.55

C.110

D.122


正确答案:B
解析:若不足3分钟按3分钟计算,设至少要进行N次查询才能使移动电话的总费用小于使用PDA的总费用,依题意得:35+N×≤25+1×0.2N即35+0.018N≤25+0.2N解得0.018N10,即N54.945,取N=55次。

第2题:

已知某公司下属20个企业职工的分组资料,如表4-2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步骤中:

各组组中值应取( )。

A.800;900;1100;1200

B.700;900;1100;1300

C.600;800;1000;1200

D.800;1000;1200;1400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组的组中值=上限—邻组的组距/2=800-(1000-800)/2=700,第二组的组中值=(上限+下限)/2=(800+1000)/2=900,第三组的组中值=(上限+下限)/2=(1000+1200)/2=1100,第四组的组中值=下限+邻组的组距/2=1200+(1200-1000)/2=1300。

第3题:

某公司1995~2002年的产品销售资料如下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在下列问题中选择正确答案。

该公司的产品销售额以1995年为基期,则2000年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0.354

B.3.824

C.2.824

D.1.354


正确答案:C
解析:定基增长速度是指累计增产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第4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有一台精密仪器原值为5000元,根据分析和测算,其逐年维持费用Y和逐年实际值L(n=1,2,3,4,5,6,7)均如表6-5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精密仪器的最佳更新期应为()。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答案:B
解析:
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主要是依据设备的经济寿命。根据经济寿命来确定设备最佳的更新时机的原则是使设备各种费用总和为最小。从表6-5中可知,设备在第四年时实际残值和维修费用相等,第四年之后,维修费用比设备实际残值高,继续使用将使费用增加,故在第四年更新设备,设备各种费用总和最小。


面值法是以同类型设备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计算其年度使用费用,以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精密仪器等高、精、尖的设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n表示第n年的年度使用费;M表示设备原值;Ln表示第n年的实际残值;Yt表示第t年的维持费(t=1,2,3,…n);n表示设备使用年限。则将数值代入可得第一年到第七年的年度使用费分别为2500、2300、2167、2075、2080、2083、2114元,综合比较可知,第四年年度使用费最少,为2075元。


设备更新的前提是确定设备的最佳更新期。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主要是依据设备的经济寿命。根据经济寿命来确定设备最佳的更新时机的原则是使设备各种费用总和为最小。


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的方法主要有:①低劣化数值法,设K0代表设备的原始价值,O代表设备更新时的残值,T代表设备已使用的年限,则每年平均分摊的设备费用为(K0-O)/T;②面值法,是以同类型设备的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计算其年度使用费用,以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精密仪器等高、精、尖的设备。

第5题:

已知某商店产品销售量及价格资料,如表6-3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对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宜采用的指数体系为( )。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销售额=销售量×销售价格,故指数体系为: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即

第6题:

已知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表5—4所示。


正确答案:BD
时点数列中的每个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间上所达到的绝对水平。时点数列的特点有:①数列中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相加没有意义;②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间间隔长短无关;③数列指标数值是间断记录的。题中,1-5月的原材料库存量属于时点指标,故具有时点数列的特点。

第7题:

现有某公司历年销售库存量资料,如表4-6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如果将时距扩大至5年,则原数列的趋势为( )万件。

A.14.67,37

B.14.67,45.8

C.17.8,31.6,45.8

D.17.8,20.6,23.4,26.4,29.2


正确答案:C
解析:题中属于时点性总量指标,因此采用序时平均时距扩大法,得到原数列的趋势:(12+15+17+21+24)/5=17.8,(26+29+32+35+36)/5=31.6,(40+42+44+50+53)/5=45.8。

第8题:

资料:某公司2010年度有关会计科目的累计发生额如表5-3所示。

表5-3部分科目累计发生额

单位:元

会计科目 1-12月累计发生额 产品销售收入 525000 产品销售成本 273000 产品销售费用 42000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39900 其他业务收入 23100 其他业务支出 19950 制造费用 89250 管理费用 29400 财务费用 -1050 投资收益 63000 营业外收入 7560 营业外支出 15750 所得税 6571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9~15题。

(填空题)该公司2010年度的营业利润为( )元。


正确答案: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税金及附加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一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一投资损失)=525 000 23 100—273 000—19 950—39 900—42 000—29 400一(一1 050) 63 000=207 900(元)。

第9题:

某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

若该公司2010年产品销售成本为56000万元,则该公司2010年存货周转次数为(  )。
A.5
B.8.75
C.10
D.11.67


答案:C
解析:
存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4800+6400)÷2=5600(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56000÷5600=10。

第10题:

设已知某公司1996年至2004年的产品销售额资料如表6—4所示。



根据上述资料(已知:∑Y=192,∑t2=60,∑tY=103)求a、b值和直线趋势方程,下列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是()。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