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拆除底部模板后,发现跨中底部出现横向裂缝,可选择最适用匚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辅助方法( )。

题目
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拆除底部模板后,发现跨中底部出现横向裂缝,可选择最适用匚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辅助方法( )。

A.实验验证
B.定期观测
C.专家论证
D.方案比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拆除框架结构模板的顺序,首先是柱模板,然后是楼板底部,梁侧模板,最后梁底模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对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的技术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A.模板拆除应按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
B.墩、台模板宜在其上部结构施工前拆除
C.卸落支架和拱架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
D.简支梁、连续梁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
E.悬臂梁应先卸挂梁及悬臂的支架,再卸无铰跨内的支架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
卸落程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满布式拱架卸落时,可从拱顶向拱脚依次循环卸落;
(3)简支梁、连续梁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应先卸挂梁及悬臂的支架,再卸无铰跨内的支架。

第3题:

评估某工程时,发现有一钢筋混凝土大梁跨中底部有一垂直向上延伸的裂缝,产生该裂缝的原因可能是( )。

A.梁中主筋锚固长度不足

B.梁中主筋配置不足

C.梁中箍筋配置不足

D.梁中架立筋配置不足

E.实际使用荷载大于设计值


正确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掌握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工程出现裂缝主要原因在于梁中主筋配置不合理,并且梁中架立筋配置不足。

第4题:

关于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模板及支架拆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应按模板支架设计方案、程序进行拆除
B.板、梁、拱、壳的跨度 8m,底模板应在结构强度 75%设计强度后拆除
C.板、梁、拱、壳的跨度 8m,底模板应在结构强度 100%设计强度后拆除
D.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拆除侧模板
E.模板及支架拆除时,应划定安全范围,设专人指挥和值守


答案:A,C,D,E
解析:

第5题:

某工程在主体封顶后,发现主梁底部有较多裂缝,经检测,裂缝对结构受力没有影响。裂缝多为斜向,倾角50°~60°,分布在梁端附近,深度在0.1~0.35mm之间,其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

A.不用处理
B.对于不大于0.2mm的裂缝,可以采用表面密封法处理
C.对于不大于0.2mm的裂缝,可以采用嵌缝密封法处理
D.对于大于0.3mm的裂缝,可以采用嵌缝密封法处理
E.所有裂缝均应采用灌浆修补法处理

答案:B,D
解析:
2020新版教材P180页
当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时,可采用表面密封法,当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可采用嵌缝密闭法,当裂缝较深时,则应采取灌浆修补的方法。

第6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主筋配置不当产生的裂缝有()。

A.梁侧出现垂直裂缝

B.墙体出现竖向裂缝

C.收缩裂缝

D.梁跨中垂直裂缝

E.梁两端,靠近支座处的正八字形裂缝


正确答案:DE

参见教材P255A.C属于主梁纵向构造筋配置不当引起的,B属于砖混结构中断面设计不足引起的。

第7题:

对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的技术要求,描述正确的有( )。

A.模板拆除应按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
B.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应在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拆除
C.卸落支架和拱架应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
D.简支梁、连续梁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
E.悬臂梁应先卸挂梁及悬臂的支架,再卸无铰跨内的支架

答案:C,D,E
解析:
(二)拆除时的技术要求
1 .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
3.卸落支架和拱架应按拟定的卸落程序进行,分几个循环卸完,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
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在拟定卸落程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卸落前应在卸架设备上画好每次卸落量的标记。
(2)满布式拱架卸落时,可从拱顶向拱脚依次循环卸落;拱式拱架可在两支座处同时均匀卸落。
(3)简支梁、连续梁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应先卸挂梁及悬臂的支架,再卸无铰跨内的支架。
(4)多孔拱桥卸架时,若桥墩允许承受单孔施工荷载,可单孔卸落,否则应多孔同时卸落,或各连续孔分阶段卸落。
4.墩、台模板宜在其上部结构施工前拆除。拆除模板,卸落支架和拱架时,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
5.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第8题: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见的结构裂缝出现在哪些部位()。

A、跨中截面的底部

B、连续梁支座截面的顶部

C、支座截面中部剪应力最大的区域

D、桥面铺装横、纵缝


答案:ABCD

第9题:

某工程梁板浇筑后没有采取覆盖措施,主梁在达到设计强度80%后拆模。主体封顶后,发现所有主梁底部均有裂缝出现,裂缝多为斜向,倾角50~60,裂缝多在梁端附近,裂缝深度较浅,宽度大多在0.1~0.35mm。梁出现上述裂缝的原因可能有( )。

A: 混凝土中掺有添加剂
B: 混凝土早期受冻
C: 振捣不充分
D: 施工缝留置不合理
E: 主梁拆模时间过早

答案:B,E
解析:
由上述施工条件和裂缝的描述表明,混凝土早期受冻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而主梁跨度大于8m,应该在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拆模。其余和裂缝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答案为B、E。

第10题:

某工程在主体封顶后,发现主梁底部有较多裂缝,经检测,裂缝对结构受力没有影响。裂缝多为斜向,倾角50°~60°,分布在梁端附近,深度在0.1~0.35mm之间,其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

A、 不用处理
B、 对于不大于0.2mm的裂缝,可以采用表面密封法处理
C、 对于不大于0.2mm的裂缝,可以采用嵌缝密封法处理
D、 对于大于0.3mm的裂缝,可以采用嵌缝密封法处理
E、 所有裂缝均应采用灌浆修补法处理

答案:B,D
解析:
2018新教材P180页


当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时,可采用表面密封法,当裂缝宽度大于0.3mm时,可采用嵌缝密闭法,当裂缝较深时,则应采取灌浆修补的方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