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环境规划时,经济预测是其中内容之一。已知基准年某城市GDP为20亿元,预计未来20年经济平均年增长为2%,请计算未来20年该城市的GDP为(  )。

题目
在进行环境规划时,经济预测是其中内容之一。已知基准年某城市GDP为20亿元,预计未来20年经济平均年增长为2%,请计算未来20年该城市的GDP为(  )。

A.24.5亿元
B.28.0亿元
C.29.7亿元
D.31.5亿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地区2010年GDP为900 亿元,人均GDP为10000元/人。若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到2015年人均GDP 要达到15000元/人。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5年该地区的总人口应为( )。

A.1545万人

B.950.01万人

C.945.91万人

D.1449.46万人

2015年该地区的GDP应达到( )。A.1418.87亿元

B.2029.24亿元

C.4950亿元

D.1134亿元

若该地区计划在2010~2015年期间GDP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9%,并要达到2015年人均GDP为15000元/人的目标,则在此这期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为 ( )。A.6.2‰

B.5.1‰

C.8.3‰

D.10.3‰

若该地区计划到2020年,GDP 总量比2010年翻一翻,则在此期间的GDP平均增长速度应为( )。A.11.78%

B.10.25%

C.8.31%

D.7.18%

在 2010~2015 年期间该地区GDP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为( )。A.11.93%

B.9.02%

C.10.61%

D.9.53%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C


问题 2 答案解析:A


问题 3 答案解析:B


问题 4 答案解析:D


问题 5 答案解析:D

第2题:

有人认为上面的线性回归方程不能很好地把握GDP的增长趋势,决定改用指数平滑法来进行预测。若选用平滑常数 ,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预测2007年的GDP时,应对2006年GDP赋予的权数为0.1

B.在预测2007年的GDP时,应对2006年GDP赋予的权数为0.9

C.指数平滑法只宜于作未来一期的预测

D.指数平滑法只宜于作远期的预测


正确答案:AC

第3题:

又已知 2005 年现价 GDP 为 183217 亿元,2006 年和2007年 GDP 实际增长率分别为 11.6%和 13.0%。按 2005 年价格计算的 2008 年单位 GDP 能耗比 2005年下降了( )%。

A.22.8

B.12.0

C.7.9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C

第4题:

A 公司的当前股利为2 元/股,股票的实际价格为23 元。证券分析师预测,未来5 年的增长率逐年递减,第5 年及其以后年度为5%。
(1)计算几何平均增长率
预计未来30年的股利,见表所示。
对A公司的股利预测

(2)根据不均匀的增长率直接计算股权成本


答案:
解析:
(1)设平均增长率为 g:
2×(1+g)30=9.4950
g=5.3293%
K=2×(1+5.3293%)/23+5.3293%=14.49%
(2)根据固定增长股利估价模型,设权益成本为 K s,则第 4 年末的股利现值为: P4=2.8039/(Ks-5%)

当前的股价等于前 4 年的股利现值与第 4 年末股价之和:
最后,求解上述方程式: Ks=14.91%

第5题:

城镇人口是城市化水平预测的主要指标,已知甲城镇2009年年末的总人口为10万人,根据当地的人口构成,估计未来5年内的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2‰,机械增长率为8‰,请预测2014年末甲城镇的总人口。(最后结果以万人为单位,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解:由叠加法N=A(1+R1+R2)^n
N为期末人口数A为期初人口数R1为自然增长率R2为机械增长率n为年限
将已知条件代入得:
N=10(1+2‰+8‰)^5
=10.51
答:2014年该市的人口为10.51万人。

第6题:

以时间(t)为自变量,建立GDP(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下列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 可以看出,我国的GDP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B.由 可以看出,我国的GDP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C.每过一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12831830亿元

D.每过一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6470亿元


正确答案:BD

第7题:

城镇人口是城市化水平预测的主要指标,已知甲城镇2009年年末的总人口为20万人,根据当地的人口构成,估计未来5年内的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3‰,机械增长率为7‰,请预测2014年末甲城镇的总人口。(最后结果以万人为单位,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由叠加法N=A(1+R1+R2)^n
N为期末人口数A为期初人口数R1为自然增长率R2为机械增长率n为年限
将已知条件代入得:
N=20(1+3‰+7‰)^5
=20.51
答:2010年该市的人口为20.51万人。

第8题:

有人认为上面的线性回归方程不能很好地把握 GDP 的增长趋势,决定改用指数平滑法来进行预测。若选用平滑常数 1.0 = α ,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在预测 2007 年的GDP 时,应对 2006 年 GDP 赋予的权数为 0.1

B.在预测 2007 年的GDP 时,应对 2006 年 GDP 赋予的权数为 0.9

C.指数平滑法只宜于作未来一期的预测

D.指数平滑法只宜于作远期的预测


正确答案:AC

第9题:

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当年各国GDP增量与世界GDP增量之比)已上升到14.5%,仅次于美国(22.8%)居第二位,比欧元区高1.4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7个百分点。 2008年我国GDP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根据IMF的最新估计,2008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3.7%,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4%,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6%。根据联合国的基准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的增速将会从2008年的2.5%回落到1%,这一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前5年平均增长3.6%的水平。

而在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3%,与美国相差35个百分点,与日本相差15.9个百分点,与欧元区相差13.6个百分点。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从1.8%上升到6.0%,提高了4.2个百分点。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73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32801亿美元。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位于世界第六位,是美国GDP的12.3%,是日本GDP的 25.7%,是德国GDP的63.1%,是英国GDP的83.1%,是法国GDP的90.2%。2005年,我国 GDP超过英国和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是美国GDP的18.1%,是日本GDP的49.3%,接近一半,是德国GDP的80.5%。2007年,我国GDP仍位于世界第四位,但已是位于世界第三位德国的99.5%。1979~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的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大幅增强。1978年,我国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拉动只有0.1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1.64个百分点,占1/3强。到2006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已提高到0.55个百分点,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2006年欧元区和日本总的GDP增量占世界GDP增量的( )。

A.13.1%

B.22.8%

C.20.9%

D.29.4%


正确答案:C
C  [解析] (14.5%-1.4%)+(14.5%-6.7%)=20.9%,选C。

第10题:

假定某经济体系已实现经济增长的稳态,工资收入占GDP比重为70%,资本存量为GDP的2倍,折旧率约为5%,GDP增长率为10%。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并综合上述数据,说明 该经济体系的储蓄率是否是最优的?


答案:
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得劳动份额

GDP增长率为n+g=10%。 可以得出

根据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当

时实现了人均消费最大化。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看出,该经济体系的储蓄率是最优的,使消费最大化的储蓄率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