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测绘单位承担某商住楼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楼位于城市的中心区,设计楼层14层(含地下2层),楼高约50m.本建筑的变形监测等级为三等. (1)已有资料: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地方坐标系);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他相关资料.

题目
某测绘单位承担某商住楼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楼位于城市的中心区,设计楼层14层(含地下2层),楼高约50m.本建筑的变形监测等级为三等. (1)已有资料: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地方坐标系);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他相关资料.

(2)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0.5″级全站仪一台套;ds05型水准仪一台套.

[问题]

1.该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项目有哪些?

2.简述该建筑的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3.简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变形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形监测适用于对建筑物及其基础在施工期、分期蓄水期和运行期全过程的安全监控和安全预报
B.为准确掌握各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分析相互间的变形关系,必须建立各自独立的基准变形监测系统
C.变形监测网在变形范围以外设立平面与高程变形基准点
D.水平位移监测设施由水平位移监测网、工作基点和量测方法(仪器)三部分组成。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监测主要项目。选项B错误,为准确掌握各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分析相互间的变形关系,必须建立统一基准的变形监测系统。

第2题:

某单位基建处负责单位新建办公楼的任务。该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10000㎡.该单位基建处通过招标投标,选择由甲监理公司负责该办公楼施工监理工作、乙建筑公司承担该办公楼的施工工作。工程于2011年6月10日开工,2011年9月19日完工,并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利用当地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进行工程资料的日常管理。
该单位基建处为了安全管理工程文件资料,制定的工程文件资料管理制度有()。

A.实行岗位责任制,资料的管理必须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B.执行工程资料收集流程标准化
C.建立资料收发制度,记载资料流程情况
D.机密资料实行密码管理,并符合保密法规的规定
E.资料调阅、复印实行责任人审批制度

答案:A,C,D,E
解析:
为了安全管理工程文件资料,制定的工程文件资料管理制度有实行岗位责任制,资料的管理必须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建立资料收发制度,记载资料流程情况;机密资料实行密码管理,并符合保密法规的规定;资料调阅、复印实行责任人审批制度

第3题:

建设单位向勘察单位提供的资料主要包括( )

A、勘察任务书、项目规划总平面图、地下管线、地形地貌等在内的基础资料

B、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立项文件,设计任务书,有关城市规划、专业规划设计条件

C、给施工单位的资料和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

D、建设用地的征用资料,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建设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


标准答案:A

第4题:

某建设单位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在拆除工程施工前,按规定将相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这些资料不包括()。

A.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B.拟拆除建筑物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C.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D.废弃物利用措施

答案:D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251页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并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1)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2)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3)拆除施工组织方案;(4)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第5题:

(2016年)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 45 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试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问题】事件一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


答案:
解析:
(P176)(估计 4 分)
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专项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第6题: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程资料,确定管网()。

A、 实际线位
B、 线位和高程
C、 实际高程
D、 管网施工线位和高程

答案:D
解析:
2018新教材P127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中供热管道施工与安装要求。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程资料,确定管网施工线位和高程。

第7题:

某单位基建处负责单位新建办公楼的任务。该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10000㎡.该单位基建处通过招标投标,选择由甲监理公司负责该办公楼施工监理工作、乙建筑公司承担该办公楼的施工工作。工程于2011年6月10日开工,2011年9月19日完工,并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利用当地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进行工程资料的日常管理。
该单位基建处工程资料管理人员将收集的开工典礼录像资料,以()格式进行存档保存。

A.DOC
B.JPEG
C.MPEG
D.MP3

答案:C
解析:
工程资料管理人员将收集的开工典礼录像资料,以MPEG格式进行存档保存。

第8题:

某总包施工单位承接中学教学楼工程,成立项目经理部,设置资料管理专业岗位,负责收集整理相关的工程文件。根据背景资料,中学教学楼工程,项目资料员应将施工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向()移交。

A、建设单位

B、勘察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正确答案:A

第9题:

某建设单位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在拆除工程施工前,按规定将相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这些资料包括()。

A.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B.拟拆除建筑物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物的说明
C.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D.废弃利用措施
E.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答案:A,B,C,E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251页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并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1)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2)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3)拆除施工组织方案;(4)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第10题:

某待建隧道长约10 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测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
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中央子午线×××°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
2.进、出洞口各两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
4.……
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面正常高为750 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 m。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旋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洞口中线点连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
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1'',导线边长控制在200-600m之间,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 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
[问题]
1.说明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应复测的内容及复测方法。
2.说明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重新选择投影面的理由,并指出所选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
3.说明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和基本作业步骤。


答案:
解析:
1.
分析:本题考查线路复测的内容及方法。
(1)复测内容。对进、出洞口各四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进行复测;对进、出洞口各两个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
(2)复测方法。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宜采用GPS方法进行复测,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第3章的有关规定;洞外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复测。隧道两端的洞口水准点和必要的洞外水准点应组成闭合或往返水准路线。隧道高程控制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第4章的有关规定。

2.
--本项目施工区的平均高程为800 m,与原控制测量成果的投影面高程相差300 m,差距较大,在实际施工中,会造成实测边长与根据坐标反算边长相差较大。
--在高精度的施工测量中,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都应重新选择投影面,而隧道控制网的投影面一般选在贯通平面上。
--上述理由,并顾及本项目隧道坡度一致,且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所以,施工区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应为施工区的平均高程800 m。

3.
本题考查仪器作用及其使用方法: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及基本作业步骤。
(1)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 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其目的是:①控制横向误差的累积,提高贯通精度;②检核导线测量成果,提高导线的精度。
(2) 基本作业步骤:
根据GB 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地下定向边陀螺方位角测量应采用“地面巳知边一地下定向边一地面已知边”的测量程序。
陀螺经纬仪定向的作业过程:
①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
②在待定边上测定陀螺方位角;
③在地面已知边上重新测定仪器常数,求算仪器常数最或是值;④求算子午线收敛角;⑤求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
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的作业过程:
①在测站上安置陀螺经纬仪,以一个测回测定待定边或已知边的方向值,然后将仪器大致对正北方;
②粗略定向;
③测前悬带零位观测;
④精密定向,精密测定陀螺北方向;
⑤测后悬带零位观测;
⑥测定待定边(或已知边)的方向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