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患儿男,出生3天。因不吃、下肢皮肤凉、发硬1天入院。患儿为第一胎,孕30周早产,出生体重1300g,出生时哭声低,生后母乳喂养,但每次吸奶量少。患儿于生后第2天出现拒奶,下肢皮肤凉、发硬。体查:T 32℃,大腿、小腿、臀部、下腹部皮肤硬,呈凹陷性水肿。双肺无异常,心音低钝,腹稍胀,肝肋下1.0cm,脾未及。患儿最可能的原因是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肝炎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若将该患儿置入温箱,温箱温度应设置在A、28~30℃
B、30~32℃
C、32~34℃
D、34~36℃
E、36~38℃
要求恢复正常体温需要的时间是A、1~2小时
B、4~6小时
C、6~12小时
D、12~24小时
E、24~48小时
该患儿的硬肿程度属于A、正常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E、极重度
第2题:
第3题:
男性,孕34周娩出,生后4天,因哭声低弱,不吃奶2天就诊。冬季出生,出生无窒息。查体:体温不升,全身冷,皮肤呈紫红色,双下肢,臀部,会阴,下腹部,面颊皮肤发硬,压之微凹陷,呼吸稍弱,心率150次/分,肝右肋下2㎝,质软,前囟软。辅助检查:WBC9×109/L,N0.75,L0.25。
问题:(1)请作出初步诊断。
(2)说明患儿皮肤发硬的原因。
(3)主要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1)新生儿硬肿症;
(2)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棕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这些情况下皮下白色脂肪都容易蓄积,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3)主要处理措施:①逐步复温循序渐进;②热量和液体补充;③控制感染;④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解析:在寒冷季节,环境温度低和保温不足,或患有可诱发本病的疾病;有体温降低,皮肤硬肿,即可诊断,在本病例中,均符合诊断原则,故为新生儿硬肿症。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患儿男,出生5天,因不吃、下肢皮肤发凉、发硬2天入院,患儿孕33周早产,出生体重1500g,出生时哭声低,生后母乳喂养,但每次吸奶量少,患儿于生后3天拒奶,下肢皮肤发凉,发硬。查体:T32℃,双小腿、双臀部、下腹部皮肤硬,呈凹陷性水肿。双肺无异常,心音低钝,腹稍胀,肝肋下1.0cm,脾未及。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肝炎
B、新生儿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E、新生儿脐炎
该患儿的硬肿程度属于A、正常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E、极重度
患儿恢复到正常体温,一般要求多长时间A、1~2小时
B、3~4小时
C、12~24小时
D、6~8小时
E、6~12小时
第9题: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