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引起睫状肌麻痹,适用于青少年的屈光检查的药物是( )

题目
可引起睫状肌麻痹,适用于青少年的屈光检查的药物是( )

A:0.5%托吡卡胺
B:2.5%去氧肾上腺素
C:1%阿托品
D:1%后马托品
E:毛果芸香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参与屈光调节机制的肌肉是

A、上直肌

B、内直肌

C、睫状肌

D、下直肌

E、外直肌


参考答案:C

第2题:

男,6岁,其家长诉患儿喜眯眼视远。视力:右0.4,左0.1,眼前后节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其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右,+5.00DS+1.00DC×90°=0.6,左+5.00DS+1.00DC×85°=0.6,应诊断为( )

A、屈光不正

B、斜视性弱视

C、形觉剥夺性弱视

D、屈光不正性弱视

E、屈光参差性弱视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睫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节眼压

B、睫状肌属于平滑肌

C、生成房水

D、参与眼的屈光调节

E、睫状肌主要由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参考答案:E

第4题:

关于睫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节眼压
B.睫状肌属于平滑肌
C.生成房水
D.参与眼的屈光调节
E.睫状肌主要由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答案:E
解析:
本题为基础知识综合题。睫状突的无色素上皮司房水的产生和分泌;睫状肌属于平滑肌,呈环形、纵形及放射状排列,与小梁及晶状体相联系,由副交感神经支配。因此,睫状肌的收缩和松弛,不仅可以调整眼压,还参与了眼的屈光调节。故E项提法错误。

第5题:

晶状体凸度增大时 ( )

A.睫状肌收缩

B.睫状肌舒张

C.睫状突后移

D.屈光力减弱

E.瞳孔开大肌收缩


正确答案:A

第6题:

关于眼的调节的机制论述正确的是

A、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

B、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屈光力增加

C、睫状肌舒张,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力下降

D、睫状肌舒张,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屈光力下降

E、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屈光力下降


参考答案:A

第7题:

关于屈光调节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 )

A、悬韧带紧张

B、睫状肌松弛

C、晶状体变凸

D、屈光力变大

E、伴有集合功能


参考答案:CDE

第8题:

在给一位有浅前房的远视患者检查屈光不正时,比较适合的验光方法是

A、麻痹睫状肌后进行客观检影验光

B、打开双眼进行双眼主观验光

C、常规主观验光流程

D、麻痹睫状肌后进行常规主观验光

E、直接客观检影验光


参考答案:B

第9题:

引起睫状肌麻痹,适用于青少年屈光检查,尤其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的药物是

A.20%甘露醇
B.奥布卡因
C.阿托品
D.羟苄唑
E.去氧肾上腺素

答案:C
解析:
考查眼科用药的特点。抗病毒药羟苄唑可用于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后马托品、托吡卡胺具散大瞳孔、睫状肌麻痹作用,可用于眼底检查及验光配眼镜,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a受体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具有散大瞳孔作用,但没有睫状肌麻痹作用,禁用于新生儿、儿童及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常与阿托品合用。

第10题:

关于眼的调节的机制论述正确的是

A.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
B.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屈光力增加
C.睫状肌舒张,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力下降
D.睫状肌舒张,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屈光力下降
E.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屈光力下降

答案:A
解析:
调节是眼在看近处时,睫状肌收缩,使得悬韧带松弛,对晶状体囊的牵引力减少,由于晶状体具有弹性,所以晶状体变凸,使屈光力增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