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或者制度有(  )。

题目
《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或者制度有(  )。
A.流刑
B.斩刑
C.比附定罪
D.依服制定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末刑法典修订活动中,最重要的变革成果就是《大清新刑律》。下列有关该法律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大清新刑律》效仿资产阶级刑法,确定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和从刑组成的刑罚体系。主刑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没收五种,从刑有褫夺公权和罚款

B、《大清新刑律》特设“保安处分”专章

C、《大清新刑律》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

D、《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典,废除了旧律维护****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


C
 《大清新刑律》是清廷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典,但仍保持着旧律维护****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在该律的背后附加了以维护封建礼教为宗旨的《暂行章程》。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大清新刑律》效仿资产阶级刑法,确定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和从刑组成的刑罚体系。主刑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五种,从刑有褫夺公权和没收。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大清新刑律》特设“妨害国交罪”,而设立“保安处分”专章的是1935年******政府在修订刑法典时效仿德意日等国家刑法的产物,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大清新刑律》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所以C项是正确的。

第2题:

关于《大清新刑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典B.《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C.《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完全属于资本主义刑法性质的内容D.《大清新刑律》于1911年公布,但没有实施


正确答案:C
略 

第3题:

以下关于《大清新刑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A.《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附《暂行章程》

B.《大清新刑律》将非科刑定罪的内容一律删除

C.《大清新刑律,确定了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从刑组成的刑罚体系

D.《大清新刑律,采取罪刑法定原则,删减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度为根据的八议等内容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大清现行刑律》废除的刑罚或者制度有(  )。
A.八议
B.凌迟刑
C.刺配刑
D.发遣刑


答案:B,C
解析:
【精解】《大清现行刑律》正式废除了凌迟、枭首、刺字等酷刑,故选B项和C项。

第5题:

关于清末对刑律修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拉开了清末修订刑律的序幕

B.“干名犯义”条款仍然保留在《大清新刑律》的法典正文中

C.《大清新刑律》引进了正当防卫制度

D.礼法之争的焦点主要体现在《大清新刑律》的修订上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末对刑律的修订。清末修律的核心是对刑律的修订。为了配合刑律的修订,在沈家本制定《大清新刑律》之前,首先颁布了一部过渡性的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拉开了清末修订刑律的序幕。可见,A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注意:《大清现行刑律》的制定只是拉开了刑律修订的序幕,而拉开整个修律工作序幕的是《钦定大清商律》的制定。清末修律引发了法理派和礼教派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法理派的妥协和退让,即将“干名犯义”条款和卑亲属对尊亲属不得适用正当防卫等内容保留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则——《暂行章程》中,但是并没有保留在该刑法典的正文中,可见,B项表述错误,是正确答案。《大清新刑律》引进了许多西方通用的制度、原则和术语,例如假释、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罪行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未遂、累犯等。可见,C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集中在《大清新刑律》的修订上,因此,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

第6题:

《大清新刑律》废除的法律或者制度是( )。

A.刺字刑

B.服制定罪

C.凌迟刑

D.干名犯义条款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大清新刑律》作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新式刑法典,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近代刑法学的通用术语,并废除或者取消了一些落后的刑法制度。《大清新刑律》废除的法律或者制度有;斩刑、发遣刑、流刑、比附制度、八议制度、服制定罪。此外,还取消了因官秩、良贱等在法律适用上的差别。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考生在复习时,应当对比《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在废除或者取消法律制度内容上的差别,切忌混淆。《大清现行刑律》取消或者废除的制度包括:凌迟刑、刺字刑、枭首刑、戮尸刑和缘坐制度。A项和C项属于《大清现行刑律》废除的制度,不能选。而干名犯义条款的存废问题,在制定《大清新刑律》的过程中,礼教派和法理派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法理派主张废除,礼教派主张保留,争论的结果是法理派的妥协退让,并将干名犯义条款保留在《大清新刑律》的附则——《暂行章程》中,因此,D项不能选。

第7题:

《大清新刑律》是清末修律的重要成果,下列不属于《大清新刑律》特点的是:

A.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刑法制度

B.结构上分总则和分则两篇,后附《暂行章程》5条

C.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妨害国交罪等

D.确立了新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


正确答案:C
[考点]大清新刑律
[答案及解析] C。《大清新刑律》是清廷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但仍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1)制定过程及篇章结构。起草工作始于1906年,由于引发了礼教派的攻击和争议,至1911年1月才正式公布,但并未真正施行。《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篇,后附《暂行章程》5条。(2)主要内容及发展变化。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在体例上抛弃了旧律的结构形式,将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确立了新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和刑法制度,如罪刑法定原则和缓刑制度等。C项是《大清现行刑律》的特点。

第8题:

下列关于《大清新刑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清新刑律》是清末修律变法过程中修订的一部新刑法草案

B.《大清新刑律》将整部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

C.《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既《大清现行刑律》之后第二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D.《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其死刑仅规定绞刑一种


正确答案:C
【考点】《大清新刑律》
    【解析】《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成为一部纯粹的专门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还只是对《大清刑律》的修改而已,还不能说是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

第9题:

简述《大清新刑律》在刑法原则和刑罚制度方面的发展。


参考答案:

《大清新刑律》是清末修订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公布于1911年1月,是近代中国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在刑法原则和刑罚制度方面,有以下主要的发展变化:
(1)删除“比附”,实行罪刑法定,取消法律适用上的等级特权。
(2)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对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等作了规定;并明确了既遂与未遂等概念。
(3)确立了近代刑罚制度,刑罚分主刑(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从刑(褫夺公权、没收);明确了假释和缓刑制度。
(4)删除旧律的“十恶”名目,增设了有关国交、选举、交通等新罪名。
(5)明确了“刑事丁年”,规定凡未满12岁人之行为不为罪。


第10题:

沈家本颁布的《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和制度有(  )。
A.凌迟刑
B.发遣刑
C.服制定罪
D.八议


答案:B,C,D
解析:
【精解】《大清新刑律》废除的刑罚有:斩刑、流刑、发遣刑;废除的制度有:八议,服制定罪、比附、官秩等,故选B项、C项和D项。凌迟刑和刺配刑等是在《大清现行刑律》中被废除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