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的政权有(  )。

题目
以“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的政权有(  )。
A.清末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临时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大理寺

B.大理院

C.最高法院

D.临时最高裁判所


正确答案:B
解析:北洋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分为四级,中央设大理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第2题:

北洋军阀政府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平政院

B.肃政厅

C.大理院

D.总检察厅


正确答案:C

第3题:

1906年,清政府改刑部为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进行了官制改革,如将原来的刑部改为法部,成为专门的司法行政机关,同时还兼有部分司法审判职能。因此本命题是错误的。

第4题:

清末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 )

A.大理寺
B.大理院
C.刑部
D.御史台

答案:B
解析:
清末对传统的司法组织体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制度。

第5题:

北洋政府时期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最高法院
B.高等审判庭
C.大理院
D.刑部

答案:C
解析:
北洋政府的审判机关分为四级。中央设立大理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第6题:

清末“厘定官职”后,最高审判机关为( )。

A.法部

B.大理院

C.总检查厅

D.高等审判厅


正确答案:B
解析:清末“厘定官职”后,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最高审判机关。

第7题:

清末司法改革时,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参考答案:对

第8题:

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 )。

A.大理院

B.大理寺

C.法部

D.刑部


正确答案:A
解析: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大理寺为大理院。置正卿、少卿为主官,下有刑科、民科推丞各一人,推事二十五人,余有典簿厅都典簿、典簿、主簿及录事。附设总检察厅,有厅丞一人,检察官六人,以及主簿、录事、看守所所长等。仿西方司法独立,规定其职权为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并为最高级的审判机关。

第9题:

以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朝代有(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A,B,C
解析:
【精解】北齐设置大理寺,使得大理寺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隋、唐、宋沿用,故选A项、B项和C项,元朝撤销大理寺,以刑部取代,故不选D项。

第10题:

共用题干

清末司法体制的变化,体现在、
A、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
B、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C、实行审检合署
D、实行四级三审制

答案:A,B,C,D
解析:
人犯“翻异”的,事关重大案情的,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机关重审,称“别勘”。此外,宋代还重视现场勘验,南宋地方司法机构有专门的“检验格目”,并产生了《洗冤集录》这样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明清时期的司法机关一改隋唐以来的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体系而改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刑部是清代的主审机关,其职权主要有:(1)审理中央百官犯罪;(2)审核地方上报的重案(死刑应交大理寺复核);(3)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以上案件;(4)处理地方上诉案件与秋审事宜;(5)主持司法行政与律例修订事宜。按此职权,A是正确的。与其区别的是唐代的大理寺负责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
民国时期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最后一部宪法,即1947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都比较好记忆,所以可以排除CD。易混淆的是另外三个宪法。(1)“天坛宪草”,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于1913年在北京天坛起草完成,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2)“袁记约法”,即北洋政府1914年公布,因受袁世凯一手操纵而得名,它是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反动,是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3)“贿选宪法”是192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正式颁布的宪法,本质上还是军阀专制,为平衡各派大小军阀的关系,巩固中央大权,对“国权”和“地方制度”作了专门规定。故本题选B。通过对各个宪法性质的了解,可甄别每个宪法的内容。
除了上述四项的变化外,还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