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隧道洞口失稳的控制措施有( )。

题目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隧道洞口失稳的控制措施有( )。
A

增加地表水下沉监控量测频率,分析洞口变形发展趋势

B

加强超前支护,提高支护结构整体性。支护结构脚部处理,提高基底承载力

C

洞口顶部做好防排水处理

D

收集相关地质资料及周边工程施工记录、事故记录(包括自然灾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壳失稳模态的是()。

A.杆件失稳

B.条件失稳

C.面失稳

D.整体失稳


答案:C
解析:网壳失稳模态:杆件失稳;点失稳;条状失稳;整体失稳;耦合失稳

第2题:

以下有关对盾构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拆除洞口临时维护结构前,必须确认洞口土体加固效果
B、作好洞口密封,并设置注浆孔,作为洞口防水堵漏的应急措施
C、采取全部压气工法,以防止打开入孔时直至操作人员返回隧道前地下水涌入
D、对开挖面前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土体稳定性
E、根据容许变形值确定不同水平的施工管理值与量测监控方案

答案:A,B
解析:
2020教材P441 / 2019教材P442
(1)拆除洞口临时围护结构前,必须确认洞口土体加固效果,以确保拆除后洞口土体稳定。(2)施做好洞口密封,并设置注浆孔,作为洞口防水堵漏的应急措施,以防止盾构始发期间土砂随地下水从衬砌外围与洞体之间的间隙涌人工作井。

第3题:

隧道洞口崩塌落石防护宜采用明洞。两隧道洞口距离小于()m时,宜采用明洞形式连接两隧道。

A.20

B.30m

C.40m

D.50m


参考答案:B

第4题:

隧道洞口应严格执行()原则。加强洞口段超前支护和边仰坡防护设计,埋深较浅的隧道洞口段应采用明洞或半明半暗法进洞。


正确答案:早进晚出

第5题:

关于隧道洞口位置选择说法正确的有()。

  • A、洞口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
  • B、洞口宜选在沟谷一侧
  • C、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
  • D、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斜交
  • E、洞口宜设在沟底低洼处

正确答案:B,C

第6题:

下列隧道工程洞口失稳控制措施中错误的开挖控制措施是( )

A.控制开挖量等减少围岩扰动
B.采用台阶开挖时第一步开挖的台阶高度不宜超过1/4的开挖高度
C.临时支护拆除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D.超前支护应及时到位,中间围岩开挖后及时封闭初期支护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 251
洞口失稳控制措施(表2B320054-1)第一步开挖的台阶髙度不宜超过1/3的开挖髙度

第7题: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确定洞口位置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在选择隧道洞口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洞口不宜设在垭口沟谷的中心或沟底低洼处,不要与水争路。
(2)洞口应避开不良地质地段,以及避开地表水汇集处。
(3)当隧道线路通过岩壁陡立,基岩裸露处时,最好不刷动或少刷动原生地表,以保持山体的天然平衡。
(4)减少洞口路堑段长度,延长隧道提前进洞。
(5)洞口线路宜与等高线正交。
(6)当线路位于有可能被水淹没的河滩或水库回水影响范围以内时,隧道洞口标高应高出洪水位加波浪高度,以防洪水灌入隧道。
(7)为了确保洞口的稳定和安全,边坡及仰坡均不宜开挖过高。
(8)当洞口附近遇有水沟或水渠横跨线路时,可设置拉槽开沟的桥梁或涵洞,排泄水流。
(9)当洞口地势开阔,有利于施工场地布置时,可利用弃碴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洞口场地,以便布置运输便道、材料堆放场、生产设施用地及生产、生活用房等。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Revit洞口面板下命令的是()。

A、竖井洞口

B、墙洞口

C、门洞口

D、老虎窗洞口


答案:C

第9题:

洞口段地质条件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 A、挖进容易
  • B、地下水丰富
  • C、围岩破碎
  • D、边仰坡易失稳

正确答案:B,C,D

第10题:

隧道洞口设防段长度不应小于隧道开挖宽度的()倍。


正确答案:2.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