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提出了哪些文艺对策,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题目
柏拉图提出了哪些文艺对策,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参考答案:

1、关于艺术的本质,柏拉图提出了理式论摹仿说。他认为存在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第一性的)、感性的现实世界(第二性的)和艺术世界(第三性的)。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摹仿说。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是西方最早把文艺比喻成反映生活的镜子的说法,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他否定文艺的理由之一是只能摹仿事物一部分影像,“和事物的真实体隔得很远”,也就是说,他不但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而且要求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
2、关于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柏拉图把灵感的源泉归于“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他把文艺的本质堪称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诵诗人又是诗人的代言人”。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
第10/14页
式世界的回忆。他说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境,甚至会由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这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其错误在于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作用。
3、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责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第二,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有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理性部分”,一种是“无理性部分”,而悲剧正是迎合了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的要求,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第三,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第2题:

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 )提出了“净化说”。

A.柏拉图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答案:C
解析:

第3题: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其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7.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进行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第4题: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衡量个人健康的新标准,即“五快三良好”,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五快”(躯体健康的标准)是指:快食、快眠、快便、快语、快行。
“三良好”(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指: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5题:

科学评价考试质量有哪些主要指标,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般而言,科学的评价考试质量,
主要反映在四项指标上: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信度:信度是测验的可靠性指标,它反映测量的稳定性程度。具体的说,是指两次测验关联的程度。
效度:效度是测验的准确性指标。一般来说,主要分析内容效度,要保证测验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难度:难度是指每个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每个试题将考生的水平(能力)区分开来的程度。一种测验的区分能力越大,区分度越高。

第6题:

柏拉图提出了()、()两大文艺政策。


参考答案:驱逐诗人;文艺法制化

第7题:

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提出了“净化说”

  • A、柏拉图
  • B、贺拉斯
  • C、亚里士多德
  • D、康德

正确答案:C

第8题:

亚里士多德的学派被称为逍遥学派,以其朴实是()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与其师柏拉图针锋相对的文艺本质论。


参考答案:唯物主义

第9题:

()提出了“存在巨链”的概念。

  •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苏格拉底
  • D、安提西尼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严羽在《诗辨》中提出了哪些文艺理论观点?


正确答案: 1、在诗的学习门径上,要以汉、魏、晋、盛唐为师;
2、在诗歌的创作途径上,严羽提出了“妙悟”说;
3、紧承“妙悟”说,严羽在强调诗歌艺术的特殊性问题上,提出了“别才、别趣”说。这是严羽论诗的宗旨;
4、关于诗歌的评价标准,严羽提出了“入神”或“兴趣”说。
5、总之,严羽的“入门”说,“妙悟”说,“入神”说,“别才、别趣”说,融会贯通,基本自成体系,标志诗论发展的新阶段,促进了宋代诗风的转变,带动了诗歌创作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