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题目
请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参考答案和解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价值体现。


答案:
解析: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第2题:

简述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3题:

简述小学课程的性质。


答案:
解析: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因此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
(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半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第4题:

请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


正确答案: (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2)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第5题:

请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


正确答案: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②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③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④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第6题:

简述小学美术课程的作用。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第7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正确答案: 1)对学生发展具有特殊功能,是由数学的特点所赋予
2)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理科课程)
4)对青少年品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8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述美术课程性质。


答案:
解析: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2)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3)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4)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第9题:

请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总目标。


正确答案: 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观察、想象、直觉和多种思维形式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第10题:

简述统计与概率的含义、教育价值,小学统计与概率课程目标的内在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统计与概率的教育价值:
①学习统计与概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意识
②学习统计与概率有利于学生用随机的观念认识世界
③学习统计与概率有助于学生发展
小学统计与概率课程目标的内在特点:
①关注数据描述方法的学习,注重学生经历猜测、收集、描述和分析处理数据的全过程
②关注逐步形成主动获取并能读懂数据信息的意识,着眼于对统计数据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③经历“猜测结果—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④体会随机观念的特点以及统计与概率的不确定性,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⑤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