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时,对其调查处理的首要任务是()

题目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时,对其调查处理的首要任务是()

A立即报告上级,并销毁可疑中毒食品

B容器、用具彻底消毒、防止扩大蔓延

C立即采集呕吐物、排泄物和血液送检

D明确诊断,及时组织抢救患者

参考答案和解析
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调查食物中毒时,只要调查明确的中毒患者即可。(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调查食物中毒时,调查对象不限于已明确的中毒患者,应询问每一个进餐者在大批患者发病前48小时内进餐食谱。

第2题:

某工地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其处理步骤包括:①报告中毒事故;②事故调查;③处理事故;④处理事故责任者;⑤提交事故报告。下列处理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④③①⑤
D、①③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处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遵循下列程序: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责任者;提交调查报告。

第3题: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


参考答案:一、报告与登记1.登记内容(1)基本信息:1)食物中毒报告人的姓名,性别,职业,联系电话。2)食物中毒报告的时间、方式。3)发生食物中毒的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中毒症状及严重程度等。4)对中毒人员的救治情况,救治地点以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等。(2)其他信息1)对来源于上级部门的食物中毒信息,要掌握领导的指示或要求。2)对来源于下级机构食物中毒信息,要针对所提出的要求或问题,提出指导意见。3)对来源于医疗机构的食物中毒信息,应要求医疗机构保存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等样品。4)对来源于消费者投诉的食物中毒信息,应按属地管辖的原则处理。2.及时报告 接到食物中毒信息报告后,应立即直接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建议或意见。本单位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及时作出决策,并根据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前期准备根据食物中毒的接报情况,清点准备调查处理必备物品1.采样工用具:无菌容器(灭菌塑料袋、广口瓶等)、刀、剪、勺、镊子、吸管、灭菌生理盐水试管(5ml)、选择性培养基、消毒棉拭子、采便管、运送培养基、无菌平皿和特殊采样棉球、一次性注射器、灭菌试管、75%酒精棉球、酒精灯、记号笔等。以上物品必须标明消毒、配制日期及有效期。2.现场快速检验、测量设备:如食物中毒快速检测箱、表面和中心温度计、消毒剂试纸等。计量、测量等仪器必须年检、校验合格。3.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个案现场调查表)、样品采样记录表、卫生学调查表等。4.其他必备物品:如无菌采样服装、应急灯、车载冰箱或样品低温保存箱等。5.行政执法文书: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控制决定书、样品采样单、封条、证据保存决定书等。6.取证工具: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7.通知实验室做好相关检测的准备:告知食物中毒的基本情况,提出拟检测的实验室项目以及检测时间。8.交通工具:现场检测车、现场调查用车、指挥车、救护车等。三、开展流行病学与现场卫生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中毒患者和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对可疑中毒食品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采集样品进行现场快速检验和送实验室检验等。(一)中毒患者和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向患者或知情者详细了解有关发病的情况(时间、发病经过、症状、体征、精神状态、呕吐物与腹泻物的形状、诊治等)和发病前就餐情况、可疑餐次的进食时间和进食食物种类及数量等。对患者的每个症状进行仔细调查和记录,如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应注意程度、频率、部位、先后顺序等;注意首发病状、主要症状及特殊症状,如指甲口唇青紫(亚硝酸盐)、阵发性剧烈抽搐(毒鼠强)、手颤、心慌、头晕(瘦肉精)。对同餐次进食者的调查主要是可疑餐次的进食时间和进食食物种类及数量等。通过调查要了解:发病人数、可疑餐次的同餐就餐总人数及去向、共同进食的食物、临床症状和体征、推算平均潜伏期、诊治及用药、治疗效果等,并提出控制措施。(二)对可疑中毒食品的调查可疑餐次的食谱调查、根据食谱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确定调查的重点食品、原辅料来源、食品加工、烹调方法,加热温度和时间、储存和运输情况、工用具容器的卫生及使用、生熟分开、餐具洗消、食品存放条件、温度和时间、剩饭菜的保存与处理、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状况和卫生知识等。(三)中毒食品加工场所现场监督检查中毒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工具及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现场检查或勘察,搜索造成食物中毒的污染环节。制作可疑食物生产或加工的工艺流程图,并依据HACCP原理,分析造成食物中毒的污染点及原因。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包括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加工人员、服务人员等。四、样品采集和送检1.采集样品要及时全面(1)食品:尽量采取中毒餐次的剩余食品,无剩余食品时,采食品包装或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洗涤盛过食品的容器取洗液,必要时采半成品或原料;(2)涂抹:包括刀、墩、容器、冰箱、水池下水道口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可疑中毒食品的物品,也可用刀刮物品表面取样;(3)大便:必须用采便管采样;(4)呕吐物:取呕吐物或洗胃液,呕吐物已处理掉时涂抹被呕吐物污染的物品;(5)血液:怀疑细菌性食物中毒时采急性期(3天内)和恢复期(2周左右)静脉血3ml,同时采正常对照;(6)食品加工人员带菌采样:采便、涂抹手、鼻、咽和有感染灶的皮肤等;(7)特殊采样:如怀疑化学性中毒时应采尿液等。2.采样注意事项(1)食物中毒采样量不受常规数量的限制;(2)样品应尽快送实验室检验,最迟不超过4小时;(3)细菌性食物中毒必须无菌采样;(4)采样记录要详细;(5)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采样容器必须彻底洗刷干净;(6)对洗刷消毒间、冷荤间、冰箱、可疑食品存放地点等可能存留致病菌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采样。五、采取卫生行政控制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继发卫生监督部门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疑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封存可能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责令收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等。六、食物中毒调查报告(一)评估食物中毒控制措施及其效果根据食物中毒调查的情况,对先前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现场评估。如食物中毒的事态得到控制,说明所采取的措施有效;如食物中毒的事态未得到较好的控制,说明所采取的措施存在问题,应及时修正或纠正。(二)对流行病学调查、食物和环境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的资料进行分析1.通过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确定可疑食物、餐次与中毒关系。2.运用HACCP原理及方法,分析可疑食物受到污染并导致食物中毒的途径或原因。3.基于实验室检验的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食物和环境调查的情况,确定造成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三)撰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包括小结,介绍,背景,方法(流行病学,食物及环境调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食物及环境调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讨论,建议,附件。撰写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行政报告,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

第4题:

若在农村集体聚餐时发生疑似食物中毒,聚餐举办者、承办厨师的首要任务是()

  • A、立即报告上级,并销毁可疑中毒食品
  • B、保护现场防止破坏
  • C、容器、用具彻底消毒、防止蔓延
  • D、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医治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工地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其处理步骤包括:①报告中毒事故;②事故调查;③事故处理;④处理事故责任者;⑤提交调查报告,下列处理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④③①⑤
D.①③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处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遵循下列程序: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责任者;提交调查报告。

第6题:

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内容不包括( )。


正确答案:B
【考点】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内容食物中毒的调查包括:食物中毒类型的调查、有毒食品调查、中毒原因调查和中毒患者个案调查;食物中毒的处理包括病人的处理、有毒食品的处理、中毒场所的处理和责任处理。

第7题:

某工地食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其处理步骤包括:①报告中毒事故;②事故调查;③事故处理;④处理事故责任者;⑤提交调查报告。下列处理顺序正确的是( )。(2014 年真题)

A.①④②③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④③①⑤
D.①③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处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遵循下列程序: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责任者;提交调查报告。

第8题: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时,对可疑食物应采取的措施是


正确答案:B

第9题:

肉毒毒素耐热,故食物一旦被其污染,就会发生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在劳动场所,一旦发生对女职工的性骚扰,用人单位在接到女职工的求助请求后,应及时()或者处理。

  • A、查实、救助
  • B、调查、调解
  • C、救助、调解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