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声屏障对距离声源()范围内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题目

一般声屏障对距离声源()范围内有良好的降噪效果。

  • A、100m
  • B、200m
  • C、300m
  • D、400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降低固定噪声源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可采取的主动降噪措施有()。

A:居民住宅加装隔声窗
B:选用低噪声设备
C:噪声源加装隔声罩
D:调整声源与居民住宅距离

答案:B,C,D
解析:
居民住宅加装隔声窗不是主动采取的降噪措施,而是被动措施,排除A项。

第2题: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在声屏障保护的敏感建筑物户外( ) 处布设观测点位,进行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测量。
A. 3
B. 1.5
C. 2
D. 1


答案:D
解析:

第3题:

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A、吸声

B、隔声

C、减振


参考答案:A

第4题:

在某一机房内,混响半径(直达声压与混响声压相等的点到声源的声中心的距离)为8m。通过在机房内表面采取吸声措施后,以下哪个距离(距声源)处的降噪效果最小?( )

A.16m
B.12m
C.8m
D.4m

答案:D
解析:
在混响半径处直达声能和反射声能相等,在混响半径之内,受声点的声能主要是直达声的贡献,直达声的作用大于混响声;在混响半径之外,受声点的声能主要是混响声的贡献。在室内吸声降噪时,仅当受声点在混响半径之外,才会有明显的降噪效果。小于混响半径处直达声声能强,用吸声减噪的方法只能降低反射声(混响声),不能降低直达声。4m在混响半径之内,所以降噪效果最小。

第5题:

影响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A:声屏障高度
B:声屏障类型
C:路面与敏感点间的高差
D:路边界与敏感点间的垂直距离

答案:A,B,C,D
解析:
只要记住了声屏障衰减值计算的先关公式,本题就很容易作对,A、C.D都和声程差有关,故正确。而声屏障类型有长声屏障、薄声屏障、双绕射声屏障、全封闭声屏障、半封闭声屏障。其效果的大小排序分别是:全封闭声屏障>半封闭声屏障>长声屏障>短声屏障。双绕射声屏障>薄声屏障。故B正确。

第6题:

(2019年)计算声屏障引起的声衰减所需参数有( )。

A.屏障高度
B.声源频率
C.声源及预测点高度
D.声源及预测点垂直声屏障距离

答案:A,B,C,D
解析:
计算声屏障引起的声衰减



所需参数为屏障高度、声源及预测点高度 、声源及预测点垂直声屏障距离、声源频率等 。

第7题:

为降低固定噪声源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可采取的主动降噪措施有( )。

A.居民住宅加装隔声窗
B.选用低噪声设备
C.噪声源加装隔声罩
D.调整声源与居民住宅距离

答案:B,C,D
解析:
居民住宅加装隔声窗不是主动采取的降噪措施,而是被动措施,排除A项。

第8题:

(2011年)为降低固定噪声源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可采取的主动降噪措施有( )。

A.居民住宅加装隔声窗
B.选用低噪声设备
C.噪声源加装隔声罩
D.调整声源与居民住宅距离

答案:B,C,D
解析:
居民住宅加装隔声窗为被动降噪措施,故不选。

第9题:

在建筑室内采用“吸声降噪”的方法,可以得到以下哪种效果?( )

A.减少声源的噪声辐射
B.减少直达声
C.减少混响声
D.同时减少直达声、混响声

答案:C
解析:
吸声降噪只能降低室内声场中的混响声,即经由各墙面一次以上反射到接收点的声音,而不能降低来自声源的直达声。

第10题:

在声屏障的声影区域内(  )。

A.噪声的频率越低,减噪效果越好
B.屏障越低,效果越好
C.屏障越接近声源,效果越好
D.屏障离保护目标越远,效果越好

答案:C
解析:
声波在传播中遇到声屏障时,会在屏障边缘处产生绕射现象。从而在屏障的背后产生一个“声影区”。 声屏障降噪基本原理是,声影区内的噪声级要低于未设置屏障时的噪声级。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和高度以及声源、接收点和声屏障的相对位置有关。
绕射声衰减ΔLd随着φ角的增大而增大,是声源、受声点与声屏障三者几何关系和频率的函数,是决定声屏障插入损失的主要物理量。如题52解图所示。声屏障越高越好,声源与接收点相距越近越好,声波的波长越短(即频率越高)衰减效果越好。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