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是否可以委托他人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

题目

当事人是否可以委托他人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制定或者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必须与对方签订 仲裁协议
B.劳动争议仲裁适用调解原则
C.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
D.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 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劳动法》第79条的规定,劳动争议 仲裁由一方当事人提起,不需要签订仲裁协议,所以A 选项不正确。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 里程序,所以C选项正确。根据《劳动法》第77条,调 解原则适用于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所以B选项正 确。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2条的规定, 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 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 裁活动。所以D选项正确。

第3题:

律师仲裁代理,是指律师接受争议当事人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理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参加仲裁活动,以维护委托人利益的一种法律活动,但不能参加调解活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如果劳动争议调解不成,当事人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正确答案:为了提高劳动争议解决的效率,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及时获得保护,不致因调解时间过长而影响当事人的维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规定,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第5题:

当事人是否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出租或承租房屋?


正确答案: 当事人可委托他人代为出租或承租房屋。
受委托人应持有授权委托书。境外当事人的委托书应按规定经过公证或认证。

第6题:

消费者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的主要区别是( )。

A.二者仲裁规则不同

B. 是否需要当事人之间签订仲裁协议不同

C. 消费者争议仲裁的是商品或者服务纠纷,而劳动争议仲裁的是工资、薪金纠纷

D. 消费者争议仲裁可以只有一名仲裁员,而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有三名仲裁员


参考答案:B

第7题:

劳动者死亡或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谁代理劳动者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


正确答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自然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我国,自然人自出生开始就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即享有法律权利的资格,但民事行为能力不是自出生就必然具备的,自然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即是否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不但需要根据自然人的年龄,还要根据自然人的智力状况予以确定。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人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劳动者应当是成年人和部分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我国法律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一般不需要由法定代理人或者指定代理人代理劳动者参加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完全可以由劳动者本人决定参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程序。但是,实践中,存在劳动者遭受伤害致使其精神失常而成为精神病人、身体高度残疾而成为植物人甚至死亡的情形,这种情形下劳动者不能以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身份参与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活动,需由他人代为其参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无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对于监护人的确定,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劳动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该劳动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没有上述人员可担任监护人的,由劳动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劳动者没有法定代理人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其指定代理人。劳动者死亡的,由其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第8题:

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劳动仲裁参加人。

第9题: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将仲裁庭组成情况通知当事人?


正确答案: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后,应当依法、及时组成仲裁庭。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组建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任命一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对于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为了保障仲裁活动的客观、公正,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仲裁庭组成情况,包括是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还是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书面通知当事人。因为只有知悉仲裁庭组成情况后,当事人才能决定是否需要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员回避。因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根据这一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必须将仲裁庭组成情况通知当事人,并且必须是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完成仲裁庭的组建并通知当事人。另外,仲裁庭组成情况的通知还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为了便于当事人了解仲裁员的情况,保障法律赋予当事人的回避申请的权利,仲裁庭组成情况的书面通知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实行仲裁庭仲裁还是实行仲裁员独任仲裁;
(2)仲裁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对于兼职仲裁员,还应当载明仲裁员的职业、工作单位;
(3)告知当事人有权对仲裁庭组成人员向本仲裁委员会提出回避申请。

第10题:

除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外,谁还可以申请或被通知参加仲裁活动?


正确答案: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