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其防治措施如何?

题目

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其防治措施如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青霉素G的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青霉素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为治疗敏感的G+球菌和杆菌、G-球菌及螺旋体所致感染的首选药。可用于①链球菌感染,对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丹毒、猩红热、咽炎、扁桃体炎、心内膜炎等疗效好,对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常需特大剂量静滴才有效;
  ②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脓胸、支气管炎等;
  ③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疖、痈、败血症等;
  ④淋球奈瑟菌所致的生殖道淋病;
  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⑥G+杆菌感染,可用于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和流产后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的败血症的治疗,同时必须加用抗毒素血清;
  ⑦放线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
  主要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主要防治措施:①仔细询问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②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③避免在饥饿时注射青霉素;
  ④不在没有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⑤初次使用、用药间隔3天以上或换批号者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
  ⑥注射液需临用现配;
  ⑦病人每次用药后需观察30分钟,无反应者方可离去;
  ⑧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首先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5~1.0mg,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滴注,必要时加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同时采用其他急救措施。

第2题:

温室效应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控制温室气体特别是CO2的排放量。
⑴物理法,有膜分离法、用甲醇胺法的湿式吸收法、用分子筛的干式吸附法等 。
⑵化学法:系用NaOH吸收Na2CO3,再将其电解产生NaOH、O2和H2、CO2,后两者可经催化合成得到CH3OH产品;
⑶物理化学法:是利用电子束照射使CO2得以分解的方法。抑制温室效应的其他方法还有植树造人林、节能和转变能源 种类(改用原子能、自然能)等。

第3题:

叙述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预防:询问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避免饥饿时用;初次使用、用药间隔3d以上或换批号前应做皮试;作好急救准备,注射后观察30s。救治: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等;同时要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第4题:

流砂防治的途径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流砂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或改变其方向。具体措施为:


正确答案: (1)抢挖法。
(2)打钢板桩法。
(3)水下挖土法。
(4)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
(5)在枯水季节开挖基坑。
(6)地下连续墙法。

第5题:

简述青霉素不良反应表现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不良反应表现为:
1.刺激性:中枢刺激症状如头痛、肌震颤、呕吐等,局部刺激症状如硬结或红肿、剧烈疼痛。
2.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肤粘膜和血清样过敏,重者表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防治措施为
①详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禁用。
②皮试:初次用药或停用3日后均做皮试。
皮试方法:在前臂内侧区皮内注射青霉素0.05-0.1ml(浓度为100-200U/ml),20分钟后观察,若局部出现红肿或有伪足,其直径超过1cm为阳性反应。
3.抢救: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方法为迅速肌内或皮下注射0.1℅ 肾上腺素0.5-1.0ml,也可用1mg药加入葡萄糖静滴,可配合吸氧、人工呼吸、升压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措施。
4.应用青霉素类药需临用时配制,一般不采用局部给药。

第6题:

试述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答案:
解析:
答案:(1)过敏反应:皮肤过敏、血清病样反应。停药或服用抗组胺药物。(3分)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严重者稀释后静滴。必要时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3分)(2)赫氏反应:青霉素治疗梅毒等病人发生症状加重的现象。(2分)(3)局部刺激症状:肌注钾盐可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硬结,改用钠盐可减轻。高血钾者避免使用钾盐。(2分)

第7题:

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1)过敏反应:可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治疗,用牛胰岛素者可改用与人胰岛素较为接近的猪胰岛素,或改用人胰岛素。
(2)低血糖症:应教会病人熟知低血糖反应,以便及早发现,并及时摄食或饮糖水,严重者应立即静注50%的葡萄糖。
(3)胰岛素耐受性:出现急性耐受者可加大剂量胰岛素;产生慢性耐受者可换用其他动物胰岛素或改用高纯度胰岛素,并适当调整剂量。

第8题:

简述阿斯匹林的主要药理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主要药理作用:①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
  ②影响血栓形成。
  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形成。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将药片嚼碎饭后服,同服抗酸药或用肠溶片,胃溃疡者禁用

第9题:

试述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认真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2)详细询问病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对其它药物过敏者慎用。
(3)注射前必须作皮试,初次用药或停药3~7天后再重复用药或更换另一批药物时,必须做皮肤过敏性试验。
(4)避免在饥饿时用药,注射后应观察30分钟。
(5)注射时应做好急救准备,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mg,严重者可将肾上腺素稀释后慢速静滴,同时采用大量氢化可的松静滴,以及其它对症支持疗法。

第10题:

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的致敏原是什么?防治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致敏原:青霉素溶液中的降解产物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6-APA 高分子聚合物。
防治:
1)仔细询问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2)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3)避免在饥饿时注射青霉素。
4)不在没有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5)初次使用,用药间隔3天以上或换批号者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
6)注射液需临用现配。
7)病人每次用药后需观察30分钟,无反应者方可离去。
8)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0mg。同时采用其他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