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接权一词的原意指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称为“与

题目

邻接权一词的原意指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同著作权相同,邻接权产生是基于创造性劳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著作权法中没有使用邻接权概念,而是将此类权利称为()

A.作品传播权

B.作者权

C.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D.版权


参考答案:C

第2题:

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称为()

A、邻接权

B、作品传播者权

C、相关权

D、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参考答案:D

第3题:

《著作权法》所调整和保护的对象是( )。

A.版权

B.著作权

C.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D.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参考答案:D

第4题:

论述我国《著作权法》的邻接权制度?


答案:
解析:
邻接权的原意是与著作权相邻的权利,其确切含义应是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在中国《著作权法》中,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
在我国,邻接权主要是指出版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录像制品制作者的权利、录音制作者的权利、电视台对其制作的非作品的电视节目的权利、广播电台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除保护创作者的权利外,在著作权法第一条中还明确规定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根据《著作权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八条,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刊的版式、装帧设计享有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关于邻接权的保护期,
《著作权法》第 38 条规定,表演者的人身权不受限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
亡后 50 年。
作者死亡后,其保护期以作者死亡后次年的 1月 1日开始计算,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保护期届满。《著作权法》第 41 条规定,音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限为 50 年,截至该作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著作权法》第 44 条规定,广播、电视节目的保护期为 50 年,截止于该节目首次播放后的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关于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著作权法》第35 条规定,保护期为 10 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 10 年的 12 月31 日。

第5题: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邻接权的种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邻接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
(2)我国法律规定的邻接权主要有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电视组织者权以及出版者权。
(3)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对其文学、音乐、戏剧、舞蹈和曲艺等作品的艺术表演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是指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该权利来自法定许可和著作权人的许可以及表演者的许可。
广播、电视组织者权是指广播电视组织对其编制的广播电视节目,依法享有允许或禁止他人进行营利性的转播、录制和复制的权利,以及因授权许可他人转播、录制、复制而获取报酬的权利。
出版者权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和装帧设计享有专有使用权。

第6题:

在我国《著作权法》中,(11)系指同一概念。

A.出版权与版权

B.著作权与版权

C.发行权与版权

D.作者权与专有权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著作权法》第56条中指出:“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即著作权与版权系指同一概念。

第7题:

下列主体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邻接权人的是?( )

A、画家

B、作家

C、雕塑家

D、歌唱家


参考答案:D

第8题:

我国《著作权法》所调整和保护的对象是()。

A.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B.著作权

C.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参考答案:A

第9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著作权资产的形式特征包括(  )。

A.著作权资产与相关有形资产以及其他无形资产共同发挥作用
B.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邻接权)共同发挥作用
C.著作权资产与演绎作品共同发挥作用
D.著作权资产的时效性
E.著作权资产的地域性

答案:A,B,C
解析:
著作权资产包括形式特征和法律特征。其中形式特征包括:①著作权资产与相关有形资产以及其他无形资产共同发挥作用;②著作权资产与演绎作品共同发挥作用;③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利(邻接权)共同发挥作用。法律特征包括:①著作权资产的时效性;②著作权资产的地域性。

第10题:

简述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简述《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2项中的“适当引用”的具体含义


正确答案:构成适当引用的条件包括:一是引用目的应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而不是为了再现他人作品。二是引用的量必须适当,即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者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三是引用的对象只能是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尚未发表的作品不能擅自引用。四是引用他人作品应当说明作品的出处和作者姓名,否则就会成为抄袭、剽窃,侵犯作者的署名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