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义素,什么是义位?什么是单义词,什么是多义祠?举例说明。

题目

什么是义素,什么是义位?什么是单义词,什么是多义祠?举例说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本字”,什么是“借字”,什么是“借义”,举例说明。
本字:是指专为记录某个词所造的字,它的形体是以这个词的某一义项为根据而造的。例如“亦”是“腋窝”的本字。
借字:有些词当初没有给它造专用的字,它就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表示这个词的概念,这个字就叫做借字。例如无定代词“莫”没有专用字,它借用“暮色”的“莫”来表示,这个借来的“莫”就是无定代词“莫”的借字。
借义:由于文字假借而使某字具有了与字形完全无关的意义,称作假借义或借义。例如“莫”表示“没有谁”就是借义。

第2题:

为什么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


正确答案: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第3题:

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伸义?怎样探求词的本义?


参考答案: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我们所谈的本义是有语言文字材料能够加以证明的本义。词的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探求词的本义要从分析字形入手。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结构和意义有密切联系。从造字方法看,象形最能反应本义,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和本义有密切联系,通过意符探求本义是个有效的办法。
由于字形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在探求本义时,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当心字体讹传的情形,避免因讹生训的错误。

第4题:

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正确答案: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由于汉语历史久远,我们所说的本义只能是有语言文字材料所证明的本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发展、演化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重要意义是:其一,可以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精确地掌握词义。其二,可了解词义演变的不同情况及其规律,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其三,可详知一个词意义的古今演变情况,明白它为什么有这样的意义。其四,可以了解字形与意义、古义与今义的联系,理性地掌握词的意义。
辨析词的本义,首先要从分析字形入手。因为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意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字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往往是其本义。这就需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要当心字体传讹的情形。其次,确定词的本义,还必须要有实际的语言资料加以证实。一般说来,一个字的字形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时,就是它的本义。必须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准确地辨别词的本义。

第5题:

为什么说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


正确答案: 语言中的语素、词、词组和句子都是音义结合的单位,它们一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一方面又有一定的语音形式。义素则与之不同.它没有语音表现形式,不是音义结合的语盲形式。正因为义素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所以义索在语言中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它只有以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才能得出。所以说,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

第6题:

举例说明什么是义素?什么是义场?
义素是词义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
例如“男子”具有成年、人、男性这些义素。义场指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聚合体。
例如“马、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这组词意义差别很多,但是在作为运输工具和交通工具这一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就构成了义场。其它如亲属、色彩、民族等都可以构成义场。

第7题:

词为什么会由单义发展为多义?


正确答案:词由单义→多义的根源:①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客观对象之间有相关性和相似性两类联系.由于客观事物间具有这种相关性和相似性,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就有可能根据客观对偶之间的某种关系,用指称甲的词去指称对象乙,从而产生与原来的词义有联系的新的意义.
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语言中的语音形式总是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深化,语言要表达的意义又总是不断增加,用数量有限的语音形式去表达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意义,就必然会出现一个语音形式表达多个意义的多义化现象.

第8题:

什么是义素,义素分析有什么用处?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义素分析法是分析词义的一种新的方法,它系统地反映词义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为词义分析的形式化、精确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具体说,义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解释词义;可以显示词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体现词义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9题:

什么是同义义场?如何辨析同义义场中的同义词?


正确答案: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同义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义场。同义义场中的同义词的辨析主要从理性意义上、附着色彩上、词性和用法上三个方面进行。
理性意义上辨析包括:
①意义的轻重即“±[程度重]”。如“优秀”与“优异”都有“好”的意思,但是,“优异”的程度显然比“优秀”重。
②范围的大小即“±[范围大]”。如“时代”与“时期”都是指社会或人生发展的某一时间阶段,但“时代”所指的时间较长,“时期”所指的时间可长可短。
③个体与集体的不同即“±[集合]”,也可以说是具体与概括的不同。如“河流”与“河”都是指大的水道,但“河流”只能指集体,“河”既可指集体,也可指个体。
④搭配对象不同如“关心”与“关怀”都是表示给予关注,但是,“关心”的对象很广,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既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既可以对上,也可以对下。“关怀”的对象有限,一般是人,只能对别人,不能对自己,且一般用于上对下。
附着色彩上辨析包括:
①感情色彩的不同即“±[褒义]”。如“果断”与“武断”,有褒义与贬义的区别,“荣誉”与“名誉”有褒义与中性的区别。
②语体色彩的不同这包括众多方面:
A、即“±[书面语]”。如“儿童”与“小孩”,前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有书面语色彩,后者适用于一般场合,有通俗的口语色彩。
B、即“±[行业语]”。如“血液”与“血”,前者适用于专门行业,后者适用于一般场合。
C、即“±[方言词]”。如“鸡婆──母鸡”,前者是方言词,后者是普通话词。
D、即“±[古语词]”。如“吾──我”,前者是古语词,后者是现代词。
词性和用法上辨析包括:
①词性的不同即“±[形容词]”或“±[名词]”等。如“突然──忽然”,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副词,“愿望──希望”,前者是名词,后者兼名词、动词。
②用法上的不同即“±[定语]”或“±[谓语]”等。如“突然”可以做定语,而“忽然”则不可。“希望”可以做谓语,而“愿望”则不可。
在同义词辨析中,有些现象是交叉出现的,也可以是同时出现的,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进行多方位的分析。

第10题:

多义词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现代汉语中多义词比单义词的数量大?


正确答案:多义词的出现是词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词产生的最初阶段,它的意义只是对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往往是单义的。但是,事物现象是复杂的,具有多方面的特征,甲、乙、丙等类事物现象可能有共同的特征。因此,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就可能根据两类或几类事物现象之间的某些特征方面的共同之处,用表示甲类事物现象的词去表示与甲类事物现象的特征有联系的乙类或丙类事物现象,从而使这个词产生出与原来意义有联系的新的意义。这样,原来的意义与新的意义并存,就产生了多义词。“枪”、“堡垒”的多义都是这样产生的。词汇中越是古老的词,其意义往往就越多。
现代汉语中,多义词数量很大,是因为语言用的语音形式是有限的,而词义的区分越来越细,人们习惯于用原来的语音形式表示相近、相关、相似的事物现象,因此一词多义就成为普遍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