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立志勤学的名人很多,如人们熟知的()故事都生动描述了他们克服困难、坚持自学的感人事迹A、头悬梁”B、锥刺股”C、映雪D、凿壁

题目

中国古代立志勤学的名人很多,如人们熟知的()故事都生动描述了他们克服困难、坚持自学的感人事迹

  • A、头悬梁”
  • B、锥刺股”
  • C、映雪
  • D、凿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了很多莽汉形象,他们外表威猛如金刚,性格天真似儿童,深受读者的喜爱。下列小说中莽汉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飞 ②程咬金 ③李逵 ④牛皋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张飞(不详-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大将。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剧中生活于北宋。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南宋抗金名将。因此,按照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张飞、程咬金、李逵、牛皋。因此,本题答案为D。

第2题:

“头悬梁,锥刺股”是关于()和()的典故,简述故事并揭示其哲理:()。


正确答案:孙敬;苏秦;汉代孙敬为了刻苦学习,用绳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梁上,以防瞌睡。一旦自己读书觉得疲倦想睡觉,系在梁上的头发就会被拉痛,提醒自己坚持学习。战国时期苏秦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却有精神继续学习下去。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和“锥刺股”,用来表示学习刻苦的精神。

第3题:

集萤映雪:凿壁借光

A.离群索居:劳燕分飞

B.分道扬镳:远走高飞

C.披星戴月:日落而息

D.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正确答案:D
题干两个成语是近义词,形容读书勤奋刻苦;只有D项的两个成语为近义词,形容下定决心.不留退路。故答案选D。,

第4题:

“锥刺股”说的是谁的故事?


正确答案: “锥刺股”说的是战国纵横家苏秦的故事。

第5题:

我们熟知的古代诗人有很多都纳妾,但是杜甫没有纳妾。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锥刺股”是汉代孙敬的故事
B.“头悬梁”是战国苏秦的故事
C.“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中的赵中令即晋国赵盾
D.“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中的苏老泉即宋代苏洵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选择对应正确的选项。第二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因此,选择D选项。A项:“锥刺股”,《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孙敬是“悬梁”的主人公。B项:孙敬是“悬梁”的主人公。C项:“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中的“赵中令”是宋朝宰相赵普。

第7题: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纪念我国哪位历史名人的?


正确答案: 屈原

第8题:

“慎独”体现了( )。

A.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B.精忠报国,反对侵略

C.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D.立志勤学,持之以恒


正确答案:C

第9题:

“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人是谁?


正确答案: “头悬梁、锥刺股”中“头悬梁”的人是孙敬。

第10题:

“囊萤映雪”中的“囊萤”指的是谁的故事?


正确答案: “囊萤映雪”中的“囊萤”指的是车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