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小学数学课的教学片段,执教者是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 教师问一名学生5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公顷,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教师生气地说:“站着听!”接着提问另一名学生,这名学生也没能回答出来。教师不耐烦地自己讲了起来,讲完后又对站着的学生说:“抬起头来,你再来说一遍,是怎样换算的?”学生仍然不会回答。教师斥责道:“又讲了一遍,再让你说,你还不会,你在干啥了?像个傻瓜一样!” 实际上,这一问题对一般学生来说的确太难了。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做两次转换,由平方分米转化为平方米,再由平方米转化为公顷,还要涉及小

题目

这是一堂小学数学课的教学片段,执教者是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 教师问一名学生5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公顷,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教师生气地说:“站着听!”接着提问另一名学生,这名学生也没能回答出来。教师不耐烦地自己讲了起来,讲完后又对站着的学生说:“抬起头来,你再来说一遍,是怎样换算的?”学生仍然不会回答。教师斥责道:“又讲了一遍,再让你说,你还不会,你在干啥了?像个傻瓜一样!” 实际上,这一问题对一般学生来说的确太难了。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做两次转换,由平方分米转化为平方米,再由平方米转化为公顷,还要涉及小数点的移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思维过程,而且教师也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出现困难很正常。请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找骆驼》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遏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

(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

(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

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教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又一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问题:

请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材料进行简单评析。


正确答案: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问题研讨,整个进程中,实施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选择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益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同时,对文本的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应该说在学习方式选择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引导学生探究中,出乎意料,出现了生成。这是很自然,很正常,也是很好的事,它说明小学生虽阅世不深,但知识面正在不断的拓展,他们是非分明,爱憎分明,感恩心切,纯朴可爱,对“知恩不报”、“忘恩负义”的“坏蛋”恨不得“打他一拳”。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年幼易冲动,有些人还不知采用怎样的方法更好地处理问题.有待于教师正确的引导。故在学生出现对“忘恩负义”者及“坏蛋商人”要“打他一拳”以示打抱不平时,老师应该问:采取这样的态度处理问题,妥当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文中的“商人”是不是这样的人,从而让学生回到正确的处理问题上来.回到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中来,从而实现情感熏陶与知识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以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第2题: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保持知识,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你认 为教师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保持。


答案:
解析:
(1)教师的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不符合记忆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学生知识的保持:
①深度加工材料。②有效运用记忆术。③图进行组块化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
⑤合理进行复习。

第3题:

[案例]“坐下”三例

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教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问题]就三位教师的不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应该耐心点拨,用心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态度严厉,甚至讽刺挖苦。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第三种教学方式效果最佳。

第4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校一位教师给一名学生脖子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数学23分,语文46分”。这个学生耷拉着脑袋,满眼泪花。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问题1][简答题]
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分析材料中教师的行为。


答案:
解析:
回答此题,首先应表明态度,你对这位教师的行为是支持还是反对。其次结合实例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分析:教师对学生要真心热爱。1.教师要对学生亲切关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2.教师要对学生的爱要做到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统一,3.教师热爱学生,要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差生、落后生。再从教师的义务方面分析: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以此来对照这位教师的所做所为。

第5题:

一个老师的课讲完了,问学生:“听懂了吗?” “听懂了! ”学生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一位学生的手稍微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
老师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孩子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一点儿,一边俯下身子倾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最后,对这位学生说:“请坐,以后要注意听讲。”
结合教育理论知识,这篇材料给你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堂教学中常见现象的评析能力。
【参考答案】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教学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它难以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学生的个性、原有水平等的差异,他们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接受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有可能造成有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了,而有的学生却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一时难以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而在老师询问学生有没有弄懂这些问题的时候,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从众心理或顾及个人面子等原因,不敢说出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进行授课小结的时候,要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要敢于对不懂的问题说“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取得进步。在该材料中,这位老师对于说“不懂”的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地为其解答疑难点,体现了一个老师应有的良好的师德,是值得鼓励和大力推广的。

第6题: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
上述案例中,该教师存在的问题有( )

A.没有因材施教
B.缺乏自我反思
C.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理解错误
D.学生做练习时教师没有指导

答案:A,B,C
解析:
该教师课堂内容讲了三遍,二年级二班的学生仍然不会,说明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存在问题,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A项正确:针对课堂教学效果不良的问题,该教师并没有反思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将原因归于学生,说明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自我反思,B项正确;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与上进而言的,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面对“讲了三遍仍然不会”的学习效果,该教师认为自己“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显然是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解有误,C项正确。

第7题: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教师甲对学生说道:“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一个笨蛋。” 事后,学生非常沮丧的坐下,整节课都无精打采。
教师乙和蔼的对学生说:“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来实验过程吗?”学生思考片刻,答对了一 部分,教师很兴奋的说:“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学生思考了一下,做了补充,教师又点了点头,“很好,请坐”,“其他学生 还有不同看法吗?”该生听的很认真。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以上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答案:
解析:
甲老师的做法不值得认可,我认可乙教师的做法。(1分)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5分)
(1)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不能就认为学生笨,给学生贴标签,而应该像乙教师那样,进行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哪怕学生真的回答不上来,也应该从其他角度去引导或者鼓励学生继续思考,而不应该像甲老师那样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3分)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启发激励学生。
3、学生是独特的人。(5分)
(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在教学时应承认学生的独特性,可能有的学生对于问题需要细致思考,这时教师应有耐心,如果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无法回答,老师在提问之前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基础,避免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
(2)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应该承认学生之间是具有差异性,应该因材施教。乙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能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变换提问的角度,并给与了适当的鼓励。
命题分析
考查考生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分析和评判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中老师言行的评析,以及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从学生观角度考查是职业理念部分最高频的考题,几乎每年都会考查。

第8题:

一位教师对学生说:“下次再犯不让你上课”是属于( )现象。

A.心罚

B.体罚

C.变相体罚

D.教师批评学生的正常方式


答案:C

第9题:

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沟通与做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

答案:A
解析: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D.教师缺乏爱心

第10题:

一个老师的课讲完了,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学生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微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老师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孩子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一点儿,一边俯下身子倾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最后,对这位学生说:"请坐,以后要注意听讲。"结合教育理论知识,这篇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正确答案: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教学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授课。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它难以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学生的个性、原有水平等的差异,他们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接受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有可能造成有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了,而有的学生却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一时难以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而在老师询问学生有没有弄懂这些问题的时候,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从众心理或顾及个人面子等原因,不敢说出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进行授课小结的时候,要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要敢于对不懂的问题说"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取得进步。在该材料中,这位老师对于说"不懂"的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地为其解答疑难点,体现了一个老师应有的良好的师德,是值得鼓励和大力推广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