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前腿用力一蹬,随之是一个腾空的动作,这个动作一般需要()的时间。A、6格到8格B、4格到6格C、3格到5格D、5格到7格

题目

两条前腿用力一蹬,随之是一个腾空的动作,这个动作一般需要()的时间。

  • A、6格到8格
  • B、4格到6格
  • C、3格到5格
  • D、5格到7格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室肌细胞的相对不应期相当于

A.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到复极达-55mv的时间
B.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55mv到复极达-60mv的时间
C.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到复极达-60mv的时间
D.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60mv到复极达-80mv的时间
E.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80mv到复极达-90mv的时间

答案:D
解析:

第2题:

人类个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遵循着__________的发展规律。(  )

A.由中间到四周发展
B.从外部到内部
C.从动作到语言
D.从语言到动作

答案:C
解析:
从动作到语言是个体发展遵循的一般规律。

第3题:

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A、从抽象到具体

B、从同化到顺应

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D、从不自觉到自觉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答案:C
解析: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第5题:

反应时是

A.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作出外显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
B.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完成相关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C.从有机体作出外显应答到完成相关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D.从刺激呈现到刺激停止有机体作出相关动作的时间

答案:A
解析:
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作出外显应答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之间的潜伏期。

第6题:

心室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相当于

A.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到复极达-55mv的时间
B.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55mv到复极达-60mv的时间
C.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到复极达-60mv的时间
D.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60mv到复极达-80mv的时间
E.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80mv到复极达-90mv的时间

答案:A
解析:

第7题:

PNF技术遵循运动功能发育顺序的是

A.从头到尾,由近端到远端,由屈曲性动作逐渐发展到伸展性动作
B.从尾到头,由近端到远端,由屈曲性动作逐渐发展到伸展性动作
C.从头到尾,由远端到近端,由屈曲性动作逐渐发展到伸展性动作
D.从尾到头,由近端到远端,由伸展性动作逐渐发展到屈曲性动作
E.从尾到头,由远端到近端,由伸展性动作逐渐发展到屈曲性动作

答案:A
解析:

第8题:

()是指从刺激物出现到作出动作反应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A.动作反应时间

B.动作协调时间

C.动作准备时间

D.动作设定时间


正确答案:A

第9题:

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动作发展到中央部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答案:C
解析:
C【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缘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第10题:

下列不符合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

答案:A
解析:
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由整体到分化);(2)首尾规律(从上至下);(3)近远规律(由近及远);(4)大小规律(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