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成立歌谣征集处,后又成立歌谣研究会,使“儿歌”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学者是()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黎锦辉

题目

“五四”时期,成立歌谣征集处,后又成立歌谣研究会,使“儿歌”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学者是()

  • A、鲁迅
  • B、周作人
  • C、胡适
  • D、黎锦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儿歌”的名称来自( )

A. 《演小儿语》

B. 《天籁集》

C. 《广天籁集》

D. 《歌谣》周刊


参考答案:D

第2题:

1918年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学者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歌谣会,征集民歌、研究民歌,创办了()周刊。

A、《歌谣》

B、《小说面面观》

C、《小小画家》

D、《麻雀与小孩》


参考答案:A

第3题:

五四前后,北京大学兴起了歌谣学运动,主要参加者有()。

A、鲁迅

B、周作人

C、刘半农

D、沈尹默

E、郁达夫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儿歌”这一名称广泛使用沿用至今,是在().

  • A、明清时期
  • B、20世纪30年代
  •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D、新中国成立以后

正确答案:C

第5题:

1918年,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对发表的适合于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倡导者中除了沈尹默、刘半农等学者外,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  )。

A、周作人
B、蔡元培
C、赵景深
D、叶圣陶

答案:B
解析:
当年的北大校长是蔡元培。

第6题:

1918年到1925年,围绕北大的《歌谣》周刊,“五四”知识分子掀起的一场民间歌谣征集和研究运动,史称“歌谣运动”。在这批学者之中,对儿歌研究最为注重的就是()。

A.周作人

B.刘半农

C.何德兰

D.胡适


参考答案:A

第7题:

五四时期提倡“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人生的艺术派主张的是()

A.周作人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答案:A
解析:

第8题:

1918年,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对发表的适合于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倡导者中除了沈尹默、刘半农等学者外,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 )。

A.周作人

B.蔡元培

C.赵景深

D.叶圣陶


正确答案:B
当年的北大校长是蔡元培。

第9题:

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1922年创办了()周刊。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得以开辟,而且使中国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产生。

  • A、《民俗》
  • B、《风俗》
  • C、《艺术》
  • D、《歌谣》

正确答案:D

第10题:

20世纪初期,由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建立的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将适合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具体时间是()

  • A、1912年
  • B、1914年
  • C、1916年
  • D、1918年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