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至1957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中断时期。

题目
判断题
1949年至1957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中断时期。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49年至1957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中断时期。()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1987年至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时期。

A.恢复和发展

B.中断

C.建立

D.空白


参考答案:A

第3题:

( )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

C.劳动争议民事调解制度

D.劳动争议法律诉讼制度


正确答案:C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实体法的实现而制定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程序、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规范,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成,调解、仲裁程序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ABD三项分别对应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调解、诉讼三阶段。

第4题:

我国自 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来,明确了( )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A.先裁后审
B.先审后裁
C.审裁同步
D.协调争议

答案:A
解析:
我国自1987年恢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来,明确了以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环节的先裁后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第5题:

从法律角度看,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目前正处于( )阶段。

A、建立

B、中止

C、恢复

D、发展


参考答案:D

第6题:

1988年至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1956年至1987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建立时期。()


参考答案:错误

第8题:

1949年至1956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时期。

A.恢复和发展

B.中断

C.建立

D.空白


参考答案:C

第9题: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有哪些新规定?


答案:
解析:
(1)强化了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制度。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作了更为科学的规定。
(4)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并明确了先行裁决的条件。
(5)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6)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

第10题:

1987年至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时期。

  • A、建立
  • B、中断
  • C、空白
  • D、恢复和发展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