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为了解决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拥挤问题,制定了非高峰时间段票价折扣方案。根据定价策略,该方法属于()。

题目
单选题
某城市为了解决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拥挤问题,制定了非高峰时间段票价折扣方案。根据定价策略,该方法属于()。
A

动态定价法

B

差别定价法

C

渗透定价法

D

基于细分市场定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为了提高产品销量,给经销商制定了“3/10,n/30”的折扣条件,该企业的折扣定价策略属于( )

A.数量折扣
B.现金折扣
C.复合折扣
D.价格折让

答案:B
解析:
定价策略中折扣与折让定价策略。其中“现金折扣”是对按约定日期付款的客户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典型的例子是“2/10,n/30”,本题只是稍微改变了现金折扣的表达形式,可知为现金折扣,故选B。

第2题:

高峰时段资费和非高峰时段资费是按照业务的(  )对电信资费进行的分类。
A.需求结构
B.业务属性
C.定价策略
D.市场结构


答案:A
解析:
将通信产品的总需求按照不同标准进行细分,可以形成不同的需求结构。按照季节、月份、日期,甚至小时划分高峰需求时段和非高峰需求时段,进而制定相应的高峰时段资费和非高峰时段资费。

第3题:

广州地铁公司根据上下班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标准,把乘客市场一分为二,分别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在上下班高峰期加派列车。这属于()的市场细分。

A.行为因素

B.心理因素

C.人口因素

D.地段因素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某城市为了缓解地铁的拥挤,提高出行高峰时段的票价,下列哪种情况会影响这一措施的效果?( )

A.需求弹性大
B.需求弹性小
C.供给弹性大
D.供给弹性小

答案:B
解析:

第5题:

理论上讲,高峰时段提高票价,平常时段降低票价,应该能够让一部分人规避高峰时段、选择在平常时段出行。但是,北京地铁早晚高峰时段的拥挤基本上是由上班族所形成的。之于早必出、晚必归的上班族,即使高峰时段地铁票价上调,只要支出额度小于开车的成本,他们还是会选择公共交通。所以,高峰时段提高票价,未必能够有效分散高峰客流,相反,却可能大大提高上班族的交通成本。
文段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提高高峰时段地铁票价对缓解北京拥堵效果有限
B.利用价格杠杆抑北京地铁高峰出行应审慎
C.多建地铁多发车是解决北京地铁高峰期拥堵问题的根本途径
D.提高地铁票价将提高上班族的交通成本,违背了地铁公共交通的本质

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从理论上肯定了通过调控票价控制客流办法的有效性,然后以“但是”进行转折,说明北京地铁高峰时期的拥堵由上班族造成。通过提高票价的方法并不一定能达到分散客流的目的,而且这一措施还会大大提高上班族的交通成本。由此可看出作者对这一措施的态度是审慎的,B项与此相符。A项未提到这一措施对上班族交通成本提高的影响。D项未提到这一措施对分散客流的影响,均不够全面,排除。C项的“根本途径”属无中生有。

第6题:

某企业为了提高产品销量,给经销商制定了“2/10,n/30”的折扣条件,该企业的折扣定价策略属于( )

A、数量折扣
B、现金折扣
C、符合折扣
D、价格折让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察第三章第四节定价策略下折扣与折让定价策略知识点。现金折扣是指按约定日期付款的客户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最典型的例子是“2/10,n/30”即10天内付款的客户可享受2%的优惠,30天内付款的消费者全价照付。

第7题:

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时,对高峰负荷时段制定较高费率的依据是()。

A:企业具有垄断势力
B:用高峰时段的高收费弥补非高峰时段的低收费损失
C:高峰负荷时段业务的边际成本较高
D:高峰负荷时段业务的成本较低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高峰负荷资费。高峰需求的边际成本将大于非高峰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高峰负荷需求制定较高的资费。

第8题:

2007年以来,北京地铁不分路途远近,不管是否换乘,票价一律两元,2013年3月8日,北京地铁客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并稳定下来,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站台内等四五趟车是家常便饭,于是有人提议:地铁票价应该上涨,通过价格杠杆来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并将轨道交通人流向地面交通进行分流,以使城市公共交通结构趋于合理。
以下各项陈述都将削弱上述观点,除了:

A.较高的地铁票价又将促使许多上下班者开车上班,这将加速北京的空气污染,增加地面交通的拥挤程度
B.坐地铁的乘客绝大多数都是刚性需要,没有人愿意没事时来地铁观光,体验地铁里的拥挤或呼吸车厢里的污浊空气
C.许多坐地铁的乘客都是低票价的受益者,他们强烈反对提高地铁票价
D.地面公共交通已经趋于饱和,如果地铁出行成本昂贵,那么公交车将和地铁车厢一样拥挤

答案:C
解析:
题干观点是:地铁票价应该上涨,通过价格杠杆来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并将轨道交通人流向地面交通进行分流,以使城市公共交通结构趋于合理。A、D两项指出这一做法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造成不好的结果;B选项指出这一做法不具有可行性,即使提价,地铁人也不会少;C选项与题干观点无关,属于诉诸大众。故本题选C。

第9题:

下列哪项是解决城市交通空间不均衡的措施( )

A.提高大城市中心区停车费
B.提高地铁高峰时段票价
C.提高汽油价
D.实行公交优先

答案:A
解析:
解决城市交通空间不均衡,从增加供给的方面来说,可以在主要就业中心和主要居住中心之间建设大量的公共交通。从调控方面来说,可以采用价格杠杆,提高进入拥堵区车辆的停车费,可以分流一部分需求。

第10题:

某城市为了解决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拥挤问题,制定了非高峰时间段票价折扣方案。根据定价策略,该方法属于()。

  • A、动态定价法
  • B、差别定价法
  • C、渗透定价法
  • D、基于细分市场定价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