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题目
问答题
血液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血液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血液经过肺循环时,吸收新鲜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经过门脉循环时,把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肝脏;经过肾循环时,排出体内各种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还将体内某些器官的特殊化学产物(如激素等)运到全身各个部分。

第2题:

什么叫稳态?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稳态是指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化。
1、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
2、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第3题:

微循环有哪三条通路?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 (1)迂回通路:又称营养通路,是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2)直捷通路:少量物质交换,保持循环血量恒定。
(3)动-静脉短路:又称非营养通路,无物质交换。可增加或减少散热,调节体温。

第4题:

从侧方观察脊柱,有哪几个生理弯曲?分别凸向何方?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从侧方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弯曲使脊柱更具有弹性,可减轻震荡,从而对脑和胸腹腔脏器有保护作用,还与人体重心的维持有关。

第5题:

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1)提供NADPH,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
(2)NADPH使红细胞还原谷胱甘肽再生,维持红细胞正常功能及巯基酶的正常活性。
(3)NADPH参与羟化反应,从而与药物代谢、毒物代谢、激素激活或灭活等相关。
(4)联系戊糖代谢,与戊糖分解、核酸代谢及光合作用有关。
(5)为细胞提供能量,1mol6-磷酸葡萄糖通过此途径代谢,可以产生30molATP。

第6题:

什么是生理盲点?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视盘处没有感光细胞分布,聚焦于此处的光线不能被感受,因而形成颞侧局限性视野缺损,称为生理盲点。正常情况它可被双眼视觉及眼球运动补偿而不影响视觉。平面视野计测的盲点变化,有助于诊断视盘炎或水肿等眼底病。

第7题:

什么是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胆汁酸由肝细胞分泌,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参加消化.然后在小肠胆汁酸可被重吸收,经肝门静脉进入肝.完成循环。
生理意义:
①保证了胆汁酸的量;
②增加了胆汁酸的利用率。

第8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包括:
①感受器具有其适宜的刺激,即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
②感受器的换能作用,能把作用于他们的刺激能量转变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
③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在完成换能作用的同时,能将外界刺激所含的信息转移到感觉传入神经动作电位的排列和组合中,实现特异性的编码作用,传递感觉信息;
④感受器具适应现象,当用固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减少。

第9题:

氧解离曲线有何特点?这些特点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1)氧解离曲线上段,相当于PO2在8.0~13.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较为平坦,表明在这段范围内PO2的变化对氧饱和度影响不大。生理意义在于:当吸入气或肺泡的PO2有所下降时,只要不低于8kPa,氧饱和度仍保持在90%以上,不致于发生缺氧。
(2)氧解离曲线中段,相当于PO2在5.3~8.0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较陡。此时,每100ml血液流过组织时可释放5mlO2,能满足安静状态下组织的氧需量。
(3)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O2在2.0~5.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最为陡峭。生理
意义在于:当组织代谢增强时,有足够的氧供应。组织活动加强时,耗氧量剧增,PO2明显下降,血液流经这样的组织时,氧饱和度可降到20%以下,即每100ml血液释氧量可达15ml之多。

第10题:

小肠有哪些主要运动形式?它们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⑴紧张性收缩。小肠平滑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性是小肠运动的基础。如果小肠紧张性降低,肠腔易于扩张,混合食糜无力,推送食糜也慢;反之,紧张性升高,推送和混合食糜就加快。
⑵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由肠壁环形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形成的一种运动方式。在食糜所在的某一段肠管上,环形肌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先收缩处舒张,而原先舒张处收缩,使原来的节段分成两半,而相邻的两半则合拢以形成一个新的节段。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得以不断地分开,又不断地混合。
⑶蠕动。蠕动也发生在消化期内,它是一种速度缓慢的波浪式推进运动。小肠各段都可产生蠕动,一般从十二指肠开始,先是纵行肌收缩,当纵行肌的收缩完成一半时,环形肌便开始收缩;而当环形肌收缩完成时,纵行肌的舒张完成一半。
⑷移行运动复合波。这是发生在消化间期的一种强有力的蠕动性收缩,传播很远,有时能传播至整个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