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942年前后解放区文学的变化。

题目
问答题
简述1942年前后解放区文学的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庾信前后期风格的变化


正确答案: ①前期:逢梁代最为安定阶段,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且“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在梁时出入宫禁,其诗多奉和陪驾之作,风格伤于轻艳。与徐陵并为宫体文学代表,时称“徐庾体”。留北后虽居高位,却常怀故国之思,作品风格亦由早期的轻靡华丽变为苍劲沉郁。他的《哀江南赋》和《拟行路难》可为代表。
②后期:逢梁毁于西魏,因江陵陷落不得南归,“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充满深切的情感,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也更为成熟。“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即他后期作品的特色。

第2题:

简述五四前后,旧文学势力与新文学运动发生的三次重大交锋。


正确答案: 1.与林纾的斗争。林纾站在新文学运动的对立面,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等文章,大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恶毒的攻击白话文运动。由于林纾的观点缺乏理论力度,大多是一些人身攻击的偏狭之辞,很快就在新文学阵营的群起反击之下销声匿迹。
2.与“学衡派”的论辩。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吴宓、梅光迪等几位教授创办了《学衡》杂志,鼓吹“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在肯定与维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提出了系统有力的批评,其中虽不乏一些稳健有益的意见,但由于其主张毕竟代表的是一股时代的逆流,因此,在鲁迅等新文化过运动闯将同样系统,但更加扎实的批驳下亦烟消云散。
3.与:甲 派 的论争。

第3题:

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之一,主要是工农兵文学思潮。()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简述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和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的变化。


正确答案:(1)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主要有:中央设立临时最高法庭,省、县、区设各级裁判部;检察机关附设于同级司法机关内,实行“审检合一”。
(2)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包括:边区设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设分庭,县设司法处,边区政府设审怕委员会,高等法院设检察机关,实行“审检合一”。
(3)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机关发生了变化,各解放区均设立了大区、省、县三级司法机关,一律改称为人民法院;县以下基层设立了人民法庭,目的是保卫土改的顺利进行。

第5题:

简述1942年前后解放区文学的变化。


正确答案: 1942年后,解放区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家们在《讲话》指导下,深入农村,奔赴前线,自觉改造世界观,产生了一大批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优秀作品。小说方面,以赵树理和孙犁为代表,主要形成了农村和战争两大题材。诗歌方面,以李季为代表的民歌体叙事诗创作风行一时。
散文方面,在抒情性散文几乎销声匿迹的情况下,报告文学则一枝独秀。在戏剧方面,群众性的演剧活动蓬蓬勃勃,传统旧戏的改革和利用也有所收获,而《白毛女》更在融合中西戏剧艺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被看作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成功尝试。

第6题:

“新中国文学”实际上是“解放区文学”继续和发展,而“解放区文学”则是()的直接产物。


正确答案:战争

第7题:

简述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正确答案:1、彻底清除了台阁体诗文的影响,调整了明代诗文发展的方向;
2、强化了文学的独立性,提升了诗文的地位;
3、加强了对文学本体特性的认识,注重诗文的艺术技巧;
4、重新认识了文道关系,将形式与内容并重。
主要不足:过度拟古,影响了创作水准。

第8题:

唐代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可以()为分界线,前后起了很大的变化。
安史之乱

第9题:

“新中国文学”实际上是“解放区文学”的继续和发展,而“解放区文学”则是()的直接产物。


正确答案:战争

第10题:

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