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轴心受压内横墙,二层墙厚240mm,采用MU15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级。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墙体高度H为3.3m。试问,二层墙体的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2008年真题]提示:内墙长度大于6.6m。说明:已按最新规范将本题“MU10”改成“MU15”。A 220B 250C 280D 310

题目
单选题
某轴心受压内横墙,二层墙厚240mm,采用MU15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级。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墙体高度H为3.3m。试问,二层墙体的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2008年真题]提示:内墙长度大于6.6m。说明:已按最新规范将本题“MU10”改成“MU15”。
A

220

B

250

C

280

D

31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无吊车单跨单层砌体仓库的无壁柱山墙,如图所示,横墙承重,房屋山墙两侧均有外纵墙。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370mm,山墙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300mm。[2013年真题]



1.假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弹性方案。试问,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时,山墙的高厚比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4
B、16
C、18
D、21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1.3条表5.1.3可知,受压区计算高度应根据类别和构件的支撑选用,故计算高度为:H0=1.2H=1.2×(4.0+2.0/2+0.3)=6.36m,根据第5.1.2条式(5.1.2-1)计算,高厚比为:



由此可知,D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2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的内墙长5m,采用190mm厚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对孔砌筑,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b1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该层墙体计算高度为3.0m,轴向力偏心距e=0;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试问,该层每延米墙长墙体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30
B.270
C.320
D.360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某建筑物外墙,墙厚h,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8级。计算简图如题4~6图所示,侧向荷载设计值q=34kN/m2。承载力验算时不考虑墙体自重,γ0=1.0。



假定,墙体计算高度H0=3000mm,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心受压荷载设计值N=220kN,墙厚h=370mm。试问,墙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计算截面宽度取1m。

A. 260
B. 270
C. 280
D. 290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式(5.1.2-1),高厚比为:β=γβH0/h,则β=1.0×3000/370=8.11。
  根据《砌规》表D.0.1-1,计算墙底弯矩为:M=qH2/15=34×32/15=20.40kN·m,因此偏心距为:e=M/N=20400/220=92.73,且e<0.6y=0.6×370/2=111.00mm,由于e/h=92.73/370=0.25,故查表得φ=0.42。
  根据《砌规》表3.2.1-1,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l.89MPa。
  根据《砌规》式(5.1.1),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为:N≤φfA=0.42×1.0×1.89×370×1000=293.71kN。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290,因此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最小墙厚计算值。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砌规》式(5.1.2-1),计算构件的高厚比;
  ②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计算构件底部最大弯矩设计值M,由构件高厚比值、轴向力的偏心距条件,查《砌规》表D.0.1-1,确定受压影响系数φ值;
  ③根据《砌规》式(5.1.1),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

第4题:

非抗震设防区某四层教学楼局部平面如图所示。各层平面布置相同,各层层高均为3.6m。楼、屋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墙体为网状配筋砖砌体,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10级水泥砂浆砌筑,钢筋网采用乙级冷拔低碳钢丝



方格钢筋网间距为40mm,网的竖向间距130mm。纵横墙厚度均为240m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第二层窗间墙A的轴向力偏心距e=24mm。[2012年真题]



2.假定,墙体体积配筋百分率ρ=0.6。试问,第二层窗间墙A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窗间墙A的承载力影响系数为ψn。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段墙体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墙体,墙体厚度240mm,采用MU15级蒸压粉煤灰砖、Ms10级专用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假定,fn=4MPa,网状配筋体积配筋率ρ=0.50%,墙体计算高度为3.6m。试问,该配筋砖砌体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420
B. 470
C. 520
D. 570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8.1.2条规定,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φnfnA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附录D表D.0.2,由β=H0/h=3600/240=15,偏心距e=0,查表可得影响系数:φn=0.545。
代入数据计算得:[N]=0.545×4×240×1000=523200N/m=523.2kN/m

第6题: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房屋窗间墙,截面尺寸如题图所示;采用MU15级蒸压粉煤灰普通砖、Ms7.5专用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屋面采用现浇梁、板,基础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弹性方案。图中x轴通过窗间墙体的截面中心,Y1==179mm。



40.假定,安全等级二级,墙体折算厚度hT=0.395m,计算高度为6.6m。试问,当轴向力作用在该墙截面A点时,墙体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0
B.250
C.280
D.330

答案:B
解析:
轴向力作用在A点时,属偏心受压构件,轴向力作用在墙体的翼缘,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D.0.1可知,影响系数ψ=0.32查表3.2.1-3,抗压强度设计值f=2.07MPa。截面面积A=1200×240+370×250=380500mm2。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1.1条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

第7题:




墙体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L梁下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Nl≤ηγfAl),其左右端项数值与下列何组最为接近 ( )

A..41.4kN<136.08kN
B..73.8kN<136.08kN
C..82.8kN<108.86kN
D..82.8kN<136.08kN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7.4.4条,该墙体局部受压面积为:Al=1.2bhb=1.2×240×300=86400mm2,η=0.7,γ=1.5;ηγfA1=0.7×1.5×1.5×86400=136.08kN;又挑梁的倾覆荷载设计值为:R=[1.2×16+1.4×6.4]×(1.38+0.09)=41.395kN;Nl=2R=2×41.395=82.79kN。

第8题:

某段墙体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墙体,墙体厚度240mm,采用MU15级蒸压粉煤灰砖、Ms10级专用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假定,钢筋网采用冷拔低碳钢丝Φb4制作,其抗拉强度设计值fy=430MPa,钢筋网的网格尺寸a=b=50mm,竖向问距sn=240mm。试问,轴心受压时,该配筋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n(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4
B. 3.0
C. 3.6
D. 4.2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8.1.2条规定.网状配筋砖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fn=f+2[1-(2e/y)]ρfy
式中,当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320MPa时,取fy=320MPa。
网状配筋体积配筋百分率为
ρ=2As×100%/(asn)=2×12.6×100%/(50×240)=0.21%>0.1%且<1.0%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3.2.1-3,查表得抗压强度设计值:f=2.31MPa,由轴心受压可得偏心距:e=0。
代入数据计算得:fn=f+2ρfy=2.31+2×0.21%×320=3.654MPa

第9题:

某无吊车单跨单层砌体仓库的无壁柱山墙,如图所示,横墙承重,房屋山墙两侧均有外纵墙。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厚为370mm,山墙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300mm。[2013年真题]



3.假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试问,山墙的高厚比限值μ1μ2[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7
B、19
C、21
D、24

答案:B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6.1.1条表6.1.1可知,在刚性方案里允许高厚比[β]=24,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μ1=1.0;根据第6.1.4条的规定,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为:



所以,山墙的高厚比限值为:μ1μ2[β]=1.0×0.81×24=19.44。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某多层横墙承重砌体结构房屋,横墙间距为7.8m。底层内横墙(墙长8m)采用190mm厚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对孔砌筑,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为Mb7.5,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底层墙体剖面如图所示,轴向压力的偏心矩e=19mm;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2014年真题]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1.试问,底层内横墙未灌孔墙体每延米墙长的最大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40
B、220
C、200
D、180

答案:C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1.3条第1款规定,在房屋地层,构件高度为楼板顶面到构件下端支点的距离,则墙体计算高度为:H0=3200+400=3600mm。
根据第5.1.2条式(5.1.2-1)计算,墙体高厚比为:



由于e/h=0.1,查附录D,φ=0.428。
根据第3.2.1条表3.2.1-4可得,单排孔混凝土砌块砌体(MU10、Mb7.5),f=2.50MPa。
根据第5.1.1条式(5.1.1)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为:φ·f·A=0.428×2.5×1000×190=203300N/m=203.3kN/m。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