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袋输血持续在()小时以上,应更换输血器,以免因输血时间过长,血液中德内容物易沉淀在过滤器中影响滴速,同时有发生细菌

题目
单选题
连续多袋输血持续在()小时以上,应更换输血器,以免因输血时间过长,血液中德内容物易沉淀在过滤器中影响滴速,同时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易引起输血反应。
A

4

B

5

C

6

D

7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连续输血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完后,用5%葡萄糖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患者,男性,25岁,截肢手术后需输血400ml,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输血前应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B.输血开始时,滴入速度宜低于20滴/分

C.输血开始时,应先观察10~15min,看有无不良反应

D.输完一袋血应立即更换下一袋血

E.输血后应继续滴入少量生理盐水


正确答案:D
输血前,应先用生理盐水进行穿刺,待确认通畅后再换血液;输血后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确保管道内的血液均输入患者体内;两袋血之间应先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不良反应;输血开始时,输入速度宜慢(20滴/分),观察10~15min,如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调整滴速。

第3题:

患者男,35岁。因严重贫血需输血治疗,不利于防范医疗事故的操作是

A、对供血者血液按规定进行严格抗原抗体检测

B、输血前查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C、输血前与患者签订输血协议

D、输血时严格查对制度

E、输血后马上整理用物,输血袋与输血器按医疗垃圾处理


参考答案:E

第4题:

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输血前需两人进行查对
B.输血前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C.输血后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D.在输血卡上记录输血时间、滴速、患者状况等
E.输血完毕后及时将输血器、血袋等物品进行消毒、分类放置

答案:E
解析:

第5题:

抢救患者时,需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正确的方法是()

A.前一袋血输尽后,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B.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同时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C.输血器连续使用12h更换

D.输血器宜4h更换一次

E.每输一袋血更换一次输血器


答案ADE

第6题:

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输血不畅的原因:( )

A、库存血液长时间静置,血液出现假凝集现象,或有絮状凝块,使输血管路堵塞.

B、输血速度慢,输血时间过长,红细胞沉淀于血袋底部,造成局部红细胞浓度过高.

C、选择在近关节活动处进行穿刺,患者活动时针头移位.

D、用于输血的血管较细或受到刺激,引起血管痉挛。


正确答案:C

第7题:

关于输血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输血器用于输血及血制品

B.虽然输血器与输液器滤网的孔径不同,但输血器也可以于输液

C.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葡萄糖溶液冲洗输血管道

D.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连续输入即可

E.用于输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制品的输血器宜12小时更换一次


答案A

第8题:

发生细菌污染的输血反应后应采取下列哪项步骤

A.对血袋剩血、患者输血后的血样及输血时所用补液作细菌培养

B.检查血袋中残余血浆混浊是否有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

C.取血袋剩血作涂片检查,如镜检见细菌则证明污染

D.以上均是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发生细菌污染的输血反应后应采取下列步骤:检查血袋中血浆混浊是否有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紫红色和有凝块时,提示可能有细菌污染;取血袋剩血作涂片检查,如镜检见细菌则证明污染;对血袋剩血、患者输血后的血样及输血时所用补液作细菌培养;检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可见增多现象。

第9题:

关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输血前需两人进行查对

B、输血前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C、输血后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D、在输血卡上记录输血时间、滴速、患者状况等

E、输血完毕后及时将输血器、血袋等物品进行消毒、分类放置


参考答案:E

第10题: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滴速不超过多少滴/分,应观察多长时间无不适再根据什么调节滴速?


正确答案:输血起始速度宜慢,滴速不超过20滴/分,应观察15min时间无不适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