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血液循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在心率、前负荷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肌的后负荷,会使()

A、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

B、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

C、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

D、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

E、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


参考答案:C


左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 ( ) A.等容收缩期B.等容舒张期C.快速充盈期SXB

左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 ( )

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充盈期

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射血期


正确答案:E
本题要点为心动周期的概念。在等容收缩期末,由于室内压不断升高,当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射人主动脉,进入射血期。在射血早期,由心室射人主动脉的血量较多,血流速度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这段时期称为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过后进入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下降较缓慢。


(备选答案)

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充盈期

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射血期

1.左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是在

2.左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

3.左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是在


正确答案:A,E,B


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效率性指标是

A、每搏输出量

B、射血分数

C、左室短轴缩短率

D、左室周径纤维平均缩短速度

E、室壁收缩期增厚率


参考答案:B


左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

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充盈期

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射血期


正确答案:E


西医综合(血液循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150.00,做题时间:150分钟)A1型题(总题数:35,分数:150.00)1.(2001年第6题)成人每天的淋巴液流量大约为(分数:4.30)A.2040LB.24LC.200400mlD.2040mlE.24ml解析:成人每天的淋巴液流量大约为24L,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总量。淋巴管收集全身的淋巴液,最后经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流入静脉,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在于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同时可调节体液平衡,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2.(2001年第7题)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将引起(分数:4.30)A.左室射血速度增快B.心输出量增加C.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D.左室射血时达到最高室压的时间缩短E.左室射血时的最高室压下降解析:在心肌收缩力、收缩能力和心率都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大动脉血压增高,等容收缩期室内压的峰值就会增高,结果使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缩短,射血期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都减小,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射血后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加,使心室充盈压增加,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多,若是舒张期静脉回心血量不变或无明显减少,则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3.(2001年第8题)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血管是(分数:4.30)A.毛细血管B.微动脉C.静脉D.动-静脉吻合支E.毛细血管后静脉解析:由于微动脉占总血流阻力的比例较高,因此微动脉阻力对控制微循环血流量起主要作用,即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血管是微动脉。4.(2001年第9题)心率减慢(其他形成血压的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分数:4.30)A.动脉舒张压B.动脉收缩压C.平均动脉压D.心输出量E.动脉脉搏压解析:心率的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心率减慢时,心室舒张期明显延长,因此在心舒张期从大动脉流向外周的血量增多,存留在主动脉内的血量减少,致使舒张压明显下降,由于舒张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减少,致使心缩期主动脉内血量减少,使收缩压也相应下降,但由于血压降低使血流速度减慢,在心缩期有很少的血液流向外周,使收缩压下降程度较小,故脉压增大。5.(2001年第10题)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将出现(分数:4.30)A.心室舒张末期室内压下降B.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下降C.心室开始收缩时的速度减慢D.心室收缩时达到最大张力的时间延迟E.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增加解析:从心室功能曲线看,在增加前负荷时,心肌细胞肌节初长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多,每搏功增大。这种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的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称为异长自身调节。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心室开始收缩时的速度、心室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的时间均与后负荷有关。6.(2002年第5题)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分数:4.30)A.肌浆网Ca2+贮存少B.受自动节律性控制C.有效不应期特别长D.“全或无”式收缩E.传导的房室延搁解析:强直收缩包括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直收缩。当刺激频率比较高时,后一刺激引起的收缩落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内,肌肉将始终保持收缩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完全强直收缩。当刺激频率比较低时,后一刺激引起的收缩落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内,肌肉在收缩后有过短暂的舒张,但还未恢复到正常的舒张状况又进入下一次收缩,这种现象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骨骼肌细胞既可以产生完全强直收缩,也可以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相比,兴奋周期中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收缩活动的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进行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从而保证心脏泵血活动的正常进行。7.(2002年第6题)动脉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分数:4.30)A.每搏输出量的多少B.外周阻力的大小C.大动脉弹性的好坏D.心脏泵血功能的好坏E.血管充盈的程度解析:外周阻力增大时,心舒期内血液外流的速度减慢,因而舒张压明显升高:在心缩期,动脉血压的升高使得血流速度加快,因而收缩压升高的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故脉压减小。当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减小,但舒张压降低的更明显。故通常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应外周阻力的大小。每搏输出量的改变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8.(2002年第7题)下列关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4.30)A.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壁的机械牵张B.传入神经是窦神经和迷走神经C.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使血压下降D.对正常血压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E.切断传入神经后动脉血压明显升高解析:压力性感受器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压力感受器并不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所受到的机械牵张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组成窦神经,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并随之进入延髓。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引起压力感受器反射增强,导致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表现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减小,动脉血压下降;而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弱,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回升。所以压力感受器在维持正常血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切断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后,其动脉血压常出现很大波动,即血压变得不稳定,但全天的血压平均值并不高。9.(2003年第4题)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数:4.30)A.房室瓣开放B.房室瓣关闭C.动脉瓣开放D.动脉瓣关闭E.心室壁振动解析:第二心音主要是因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引起血液、管壁及心室壁的振动引起的,标志着心室舒张期的开始。10.(2003年第5题)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分数:4.30)A.血管升压素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血管紧张素E.局部代谢产物解析:聚集的代谢产物和低氧状态,尤其是后者可以反过来引起局部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于是毛细血管开放,局部组织聚集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接着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收缩,使毛细血管关闭,如此周而复始。11.(2004年第6题)心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生理意义是(分数:4.30)A.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性收缩B.使心肌“全或无”式收缩C.使心肌收缩更有力D.使心肌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E.使心肌同步收缩解析: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相比,兴奋周期中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收缩活动的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进行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从而保证心脏泵血活动的正常进行。12.(2005年第6题)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项指标明显增高(分数:4.30)A.每搏输出量B.射血分数C.心输出量D.心指数E.心脏做功量解析:(1)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也称心输出量。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可使心输出量暂时减少,但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心输出量很快得到恢复,以满足各器官的血流量需要。(2)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高血压患者在未出现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时,射血分数不会下降。(3)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心输出量不变,则心指数也不变。(4)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为每搏功,每搏功与搏出量和平均动脉压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由于平均动脉压增高,搏出量不变,因此心脏做功量增加。13.(2005年第7题)在微循环中,下列哪种结构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分数:4.30)A.微动脉B.微静脉C.通血毛细血管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E.真毛

左室压力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减慢射血期

D.快速射血期

E.快速充盈期


正确答案:B
44.[答案]B 解析:等容收缩相期间,心室容积不变,心肌收缩力不断加强,导致心室内压上升迅速。


支持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的检查是

A.左室射血分数<50%

B.右室舒张末压降低

C.心搏量增加

D.右室射血时间缩短

E.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延长


正确答案:E
诊断标准:①临床上存在已知导致左室肥厚和LVDD的病因;②患者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症状,但无肺部病变;③UCG检查有左室肥厚而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室射血分数大于50%;④心导管检查,肺功能平均嵌顿压大于1.6kPa(12mmHg),左室心肌松弛时间大于40毫秒,在此基础上伴有明显的DI-/F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者即可诊断为DHF。诊断DHF金标准是左心导管测量静息和活动时的压力一容积曲线。


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将引起
A.左室射血速度增快 B.心输出量增加 C.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D.左室射血时达到最高室压的时间缩短 E.左室射血时的最高室压下降


答案:C
解析:
动脉压升高,即心脏后负荷增加→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减少→心室剩 余血量增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C)→自身调节机制使搏出量恢复正常。


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将引起

A.左室射血速度增快
B.心输出量增加
C.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D.左室射血时达到最高室压的时间缩短

答案:C
解析:


下列何种检查结果支持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A.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B.左室舒张末压降低
C.心搏量增加
D.左室射血时间缩短
E.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延长

答案:E
解析:
诊断标准:①临床上存在已知导致左室肥厚和LVDD的病因;②患者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症状,但无肺部病变;③UCG检查有左室肥厚而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室射血分数>50%;④心导管检查,肺功能平均嵌顿压>1.6kPa(12mmHg),左室心肌松弛时间>40ms,在此基础上伴有明显的DHF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者即可诊断为DHF。诊断DHF金标准是左心导管测量静息和活动时的压力一容积曲线。

更多 “西医综合(血液循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相关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