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明共聚改性的意义。

题目

试说明共聚改性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说明研究压缩系数的意义。


正确答案: 要把在工况条件下测量的天然气量折算到基准状态下,应用的公式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必须用压缩系数进行修正后,才能用来处理真实气体。所以基准状态下和工况下的压缩系数都必须求出,带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就可把工况量折算为基准状态下的量。

第2题:

试说明微处理器字长的意义。


正确答案:微型机的字长是指由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它决定着计算机内部寄存器、ALU和数据总线的位数,反映了一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着机器的硬件规模和造价。计算机的字长越大,其性能越优越。在完成同样精度的运算时,字长较长的微处理器比字长较短的微处理器运算速度快。

第3题:

聚丙烯塑料管中,通过共聚合的方法使聚丙烯改性,以提高其抗冲击等性能,改性后的聚丙烯管的种类有( )。建

A.PP-B

B.PP-E

C.PP-H

D.PP-R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r1=r2=1,说明两种单体均聚和共聚速率(),属理想共聚,共聚曲线为共聚物组成-单体组成图上的()


正确答案:完全相同;对角线

第5题:

改性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以下方法属于化学改性的是()。

  • A、填充
  • B、共混
  • C、共聚

正确答案:C

第6题:

试说明蔬菜生产的意义。


正确答案:①蔬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而且给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些地区甚至成为农村一项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各种出口蔬菜、加工蔬菜、速冻蔬菜为我国创收大量外汇。③许多蔬菜还是家畜的优质饲料,所以蔬菜生产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④蔬菜还可以与大田作物、果树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收益。

第7题:

从石油沥青的组分说明石油沥青三大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试举例说明可采用哪一材料来改性沥青,从而使之获得更好的使用性能。


正确答案:石油沥青的三大指标是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分别表征沥青的粘滞性、塑性和温度稳定性。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为油分、树脂质和地沥青质,这三种物质常温下分别呈液体、半固体与固体状态。液体具有流动性,而粘滞性较小,所以油分较多的沥青针入度较大;就变形能力来说,液体高于半固体,半固体高于固体,因此具有较多油分和树脂质的沥青具有较大的塑性,即延度较大;而温度稳定性取决于分子间约束力,固体分子间距离小,相互约束力大,因此固体的地沥青质温度稳定性最好,半固体的树脂质次之,油分多的沥青温度稳定性较差,即软化点较低。由此可见石油沥青的三大指标的大小取决于以上三种组分的相对含量,因此三大指标间也存在大小对应关系,如针入度大,则延度相对大、软化点相对低;同样,延度小,则针入度相对小、软化点相对高。
由上可知改变沥青的组分,可以改变沥青的性能,如加入树脂,可以使沥青的粘滞性、塑性、温度稳定性都增大。

第8题:

硬PVC使用的抗冲改性剂,主要是一些共聚树脂或改性树脂,如()等。

  • A、ACR
  • B、PE-g-MAH
  • C、EVA
  • D、CPE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为了改进聚氯乙烯的性能,常将氯乙烯(M1)与醋酸乙烯(M2)共聚得到以氯乙烯为主的氯醋共聚物。已知在60℃下上述共聚体系的r1=1.68,r2=0.23,试具体说明要合成含氯乙烯质量分数为80%的组成均匀的氯醋共聚物应该用何种聚合工艺?


正确答案: 该共聚体系的竞聚率为r1=1.68r2=0.23M1=62.5M2=86,要合成含氯乙烯重量分数为80%的氯醋共聚物,此共聚物中含氯乙烯的摩尔分数F1=0.846。
按共聚物组成方程计算,与之相应的f1为0.75
在共聚反应中,氯乙烯的活性大于醋酸乙烯的,因此随着共聚反应得进行,剩余物料中氯乙烯的比例下降,即f1逐渐减小。因此要合成组成均匀的含氯乙烯重量分数为80%的共聚物,可采用f1等于0.75的配比投料,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氯乙烯单体以维持体系中单体配比保持在0.75左右。由于氯乙烯单体为气体,其配比可按确定温度下的压力来计算。随着氯醋共聚物的生成,剩余物料中的f1下降,体系压力会下降。因此补加氯乙烯的速度以维持体系一定压力为准。实际生产中常采取这一工艺。

第10题:

为什么要对共聚物的组成进行控制?在工业上有哪几种控制方法?它们各针对什么样的聚合反应,试各举一实例说明。


正确答案: 由于在共聚反应中,两单体共聚活性不同,其消耗程度就不一致,故体系物料配比不断改变,所得的共聚物的组成前后不均一,要获得组成均一的共聚物,主要控制方法有:
(1)对r1和r2均小于1的单体,首先计算出恒比点的配料比,随后在恒比点附近投料。其前提条件是所需共聚物组成恰在恒比点附近。
(2)控制转化率。因为f1与F1随转化率增加而变化,但变化程度不一样。
(3)不断补加转化快的单体,即保持f1值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