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岩溶水的分布规律。

题目

简答岩溶水的分布规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总的来说富水性较强,但含水极不均匀;
2、岩溶有向深部减弱的规律,使含水层的富水性也呈现垂向上的强弱分带性;
3、岩溶水在水力联系上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易形成岩溶水的岩石是( )。

A.砂岩
B.泥岩
C.灰岩
D.高岭土

答案:C
解析:
P12-14
可溶岩溶洞水。在井巷施工中,常受矿层下伏灰岩溶洞水的威胁,其特点是:水量大、水压高、来势猛、危害大,容易造成淹井事故。

第2题:

(2018年)以下岩石形成的溶隙或溶洞中,常赋存岩溶水的是()。

A.安山岩
B.玄武岩
C. 流纹岩
D.石灰岩

答案:D
解析:
岩溶水赋存和运移于可溶岩的溶隙、溶洞(洞穴、管道、暗河)中。我国的岩溶分布比较广,特别是在南方地区。

第3题:

蒸发岩的分布规律与油气资源.


参考答案:自古生代开始直到现代,每一时代都有蒸发岩沉积,但各时期的成岩规模和程度不同。世界上主要成盐时期: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和第三纪;中国主要成盐时期:三叠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是奥陶纪;巨大的盐矿床多半分布在地台区的过渡带上,而且常常与造山带后期相伴随。这是由于此带常为强烈的下降带。
蒸发岩与油气生成--蒸发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封存和向油气转化。
蒸发岩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蒸发岩对油气储集层的封隔及储集性的影响--石膏岩是良好的油气盖层。
蒸发岩对油气圈闭的影响--据统计,在油、盐共生的盆地中,有:46%的盆地的油气层产于盐系地层之下;41%的盆地的油气层产于盐系地层之上;13%的盆地的油气层产于盐系地层之间;盆地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干湿交替的气候,将会形成含油气沉积和含盐沉积的交替,在剖面上将会形成含盐岩系和含油气岩系的旋回沉积。

第4题:

近坝边坡及滑坡岩体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边坡和滑坡岩体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岩爆的特征、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岩爆一般在掌子面开挖的当天最强烈,持续时间常为数天,在自然状态下,长的可达数月至1年。当岩体完整、构造裂隙不发育、无地下水及上覆岩体厚度大于200m时,岩爆多以爆裂形式出现。
2.岩爆的形成机理是很复杂的,它的储存有很大弹性应变能的岩体,在开挖卸荷后,能量突然释放所形成,它与岩石性质、地应力积聚水平及洞室断面形状等因素有关。
3.岩爆主要分布在高地应力地区。

第6题:

以下岩石形成的溶隙或溶洞中,常赋存岩溶水的是()。

A、安山岩
B、玄武岩
C、流纹岩
D、石灰岩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8
本题考查的是地下水的类型。岩溶水赋存和运移于可溶岩的溶隙、溶洞(洞穴、管道、暗河)中。ABC选项均为岩浆岩,D选项为沉积岩。

第7题:

下列哪项关于岩溶水的特征描述不正确?( )

A.岩溶水分布极不均匀
B.岩溶水在大洞穴中一般呈有压水流,在断面小的管路中一般呈无压水流
C.岩溶水水位、水量变化幅度大,对降水反应明显
D.集中排泄是岩溶水排泄的最大特点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我国陆相沉积盆地的碎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在平面上形成环状分布,其由外向内的分布规律是()。

A、蒸发岩、碎屑岩、碳酸盐岩

B、蒸发岩、碳酸盐岩、碎屑岩

C、碳酸盐岩、蒸发岩、碎屑岩

D、碎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


参考答案:D

第9题:

简答制图的投影规律?


正确答案: ⑴主视图、俯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长度相等,并且对正。
⑵主视图、左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高度相等,并且平齐。
⑶俯视图、左视图中相应投影的宽度相等。
⑷归纳起来,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第10题:

油田各时代地层的分布规律和各主要含油层系的岩电规律是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依据。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