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

题目

简述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社会救助的历史演变。


正确答案: ①社会救助(社会救济)是最早产生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社会保障制度。
②16世纪欧洲出现国家济贫制度,即由国家通过立法,直接出面接管或兴办慈善事业,救济贫民。
③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以“自助助人”为旗帜的社会救助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
④此后,在各国的社会救助政策中,享受社会救助成为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提供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的应尽职责和义务,两者都通过法律制度加以确定和规范。社会救助已构成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性保障措施。

第2题:

简述奏记使用范围的历史演变。


正确答案:1两汉至三国,范围广泛,既可由大臣上于三公,又可由属员上于长官。
2六朝沿用但范围呈向上收缩趋势。到唐代销声匿迹。

第3题:

简述我国乡级政府的历史演变。


参考答案:

(1)秦汉时期乡是基层地方政府
(2)隋以后乡不再是地方政府单位,只是一种地域名称
(3)民国时期(1928年)正式定制乡镇作为县以下的一级政权组织,不久即被联保取代,抗战后才恢复乡制
(4)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乡为基层政权
(5)1958年人民公社代替乡作为农村基层政权
(6)1983年乡重新被确定为农村基层政府单位


第4题:

简述天人合一的历史演变


正确答案:1.先秦时期:西周肯定天与人之间有相同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萌芽。春秋时期子产认为礼是天经地义的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必须按礼行事。这事吧天地与人事结合起来。战国时期孟子把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
2.汉代:董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论。
3.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合于气,朱熹合于礼,陆九渊合于心

第5题: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边疆演变的历史。


正确答案: 纵观中国边疆(边域)演变的历史,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小到大的疆域拓展时期(上升时期)从时间上讲,主要是从华夏文明诞生开始,结束于清后期乾隆,道光年间,基本上截止于鸦战之前。
从大到小的损疆失地时期(沉沦、下降时期)
从时间上讲,开始于鸦片战争,结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应为之初)。
巩固时期或中兴时期,即(实现)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期。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至今。

第6题:

请简述人口移动的规律。


正确答案: (1)移动机制——改善生活是移动的主要动力
(2)城乡移动规律——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3)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
(4)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5)圈层递补律——人口移动的递补现象
(6)双向移动律——正向移动和反向移动并存
(7)居住集聚律——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成正比

第7题:

简述美国联合新闻社的历史演变及体制上的特点?


正确答案:简称美联社(AP),为西方四大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其前身为创建于1849年的纽约“港口新闻社”。1857年该社与“电讯与一般新闻社”合并,组成纽约联合新闻社。1892年,纽约联合新闻社位于芝加哥的附属机构——西部联合社宣布成立独立的公司,取名为美国联合新闻社,取代陷于瘫痪的纽约联合新闻社。1900年美联社再次改组,总部迁到纽约,确立了作为全国通讯社的地位。新章程明确规定该社为合作性质的组织。第二次大战前它只吸收报社为成员,并且只向成员供稿。战后其成员扩大到电台、电视台,而且允许非成员订购其稿件。

第8题:

简述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分布的变迁。


参考答案:

(1)演变趋势: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大,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体现为南与北的不同变迁,东与西的不断推移,具体讲:南与北的关系,历史时期的人口分布表现为由北多南少(北重南轻)到北少南多(北轻南重)的转变。东与西的关系,历史时期人口分在东西方向性,虽然表现为东西互动,但更主要表现为自西向东的转移,这里,西与东的概念中,东部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的东部季风区,其它称为西。
(2)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当然,决定人口密度分布的社会或人文因素很多,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都有,但这里更重要的,或者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对于人口密度分布的作用,在社会发展初期作用明显(甚至明迁都北京时仍能看到)但是愈到后期作用便日趋淡化了,影响与作用日趋减弱。


第9题:

简述我国历史上复杂的人口分布。


正确答案:(1)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藩和羌人。靠近青海地区羌族人居住较多,一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吐藩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
(2)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3)四川盆地,盆地的周围是林立的高山,居民成分复杂。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
(4)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居住过蒙古人等。
(5)东北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
(6)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两个较大的水系。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居住地,后来还有溪、俚、僚等族,此外还有台湾岛、海南岛及漫长的海疆领土。

第10题:

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正确答案: 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