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题目

试述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关键措施为

A、就地抢救

B、给予吸氧

C、应用升压药

D、注射肾上腺素

E、就地抢救,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参考答案:E

第2题:

青霉素G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防治措施包括( )。

A.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B.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抢救
C.做好抢救准备
D.仔细询问过敏史

答案:A,B,C,D
解析:
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1)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2)凡首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者,以及更换药物批号,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3)皮肤试验药液必须新鲜配制,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溶媒、注射器及针头应固定使用。(4)青霉素过敏试验或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5)严密观察患者,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迟缓反应的发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抢救。(6)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同时报告医生,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第3题:

试述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机制。


正确答案: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系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当半抗原(如青霉素G)进入人体后,和组织蛋白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对过敏体质者可使T淋巴细胞致敏,进而作用于B淋巴细胞引起分化增殖,转变成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IgE,抗体黏附在某些组织如皮肤、鼻咽、声带及支气管黏膜下等部位微血管壁周围的肥大细胞上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呈过敏状态。当再次接触该抗原时,抗原即和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相结合而发生作用,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破裂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引起多种多样的症状,如皮疹、哮喘、喉头声带水肿、窒息、血压下降、休克等。

第4题:

描述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


正确答案: (1)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青霉素溶解后分解成青霉素烯酸和青霉素噻唑,二者为半抗原,进入人体与人体的蛋白结合成全抗原,易使人致敏。
(2)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呼吸道阻塞症状,循环衰竭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抢救措施:
A.立即停药
B.立即皮下注射1:1000的盐酸肾上腺素
C.对症给予抗组织胺、升压、呼吸兴奋剂药物
D.根据情况采取心肺复苏护理措施E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

第5题:

试述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认真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2)详细询问病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对其它药物过敏者慎用。
(3)注射前必须作皮试,初次用药或停药3~7天后再重复用药或更换另一批药物时,必须做皮肤过敏性试验。
(4)避免在饥饿时用药,注射后应观察30分钟。
(5)注射时应做好急救准备,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mg,严重者可将肾上腺素稀释后慢速静滴,同时采用大量氢化可的松静滴,以及其它对症支持疗法。

第6题:

抢救过敏性休克原则有()。

A、两类心律,三种途径

B、一线措施,二线措施

C、原地抢救

D、以上都是


答案:D

第7题:

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包括()。

  • A、 注意询问过敏史
  • B、 作皮肤过敏试验
  • C、 询问家属过敏史
  • D、 做好抢救准备
  • E、 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肾上腺素抢救

正确答案:A,B,C,D,E

第8题:

试述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


正确答案: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如下:①补充有效循环血量;②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③积极控制感染;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⑤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失调;⑥防治并发症及支持治疗。

第9题:

抢救链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试述青霉素发生变态反应的原因及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⑴原因:青霉素溶液中的降解产物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烯酸,6-APA高分子聚合物所致,机体接触后可在5~8天内产生抗体,当再次接触时即产生变态反应。
    ⑵过敏性休克的防治措施:①仔细询问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②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③避免在饥饿时注射青霉素
    ④不在没有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和抢救设备条件下使用
    ⑤初次使用,用药间隔3天以上或换批号者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
    ⑥注射液需临用现配
    ⑦患者每次用药后需观察30分钟,无反应者方可离去
    ⑧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首先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5~1.0mg,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滴注,必要时加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同时采用其他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