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通风,隔热等措施,可防止粉尘危害。

题目

采取通风,隔热等措施,可防止粉尘危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取()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A.通风、排毒、降噪、隔离

B.通风、排毒、降噪

C.通风、排毒、隔离


参考答案:A

第2题:

某水泥厂存在严重的粉尘危害。为减少和消除粉尘危害,该厂采取了四六工作制, 减少接触粉尘时间,为职工提供防尘口罩等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组织管理措施的是()。

A.缩短工作时间
B.静电除尘
C.重力除尘
D.提供防尘口罩

答案:A
解析:
P160
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
(一)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工程控制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例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例如,控制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常采用湿式作业或者密闭抽风除尘的工程技术措施,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对于化学毒物的工程控制,则可以采取全面通风、局部送风和排出气体净化等措施;对于噪声危害,则可以采用隔离降噪、吸声等技术措施。
(二)个体防护措施
对于经工程技术治理后仍然不能达到限值要求的职业危害因素,为避免其对劳动者造成健康损害,则需要为劳动者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危害因素,应选用合适的防尘、防毒或者防噪等的个体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1651--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等法规标准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选用给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组织管理等措施
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加强组织与管理也是职业危害控制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预防控制规章制度,确保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有关要素的良好与有效运行,是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合理组织劳动过程、实现生产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

第3题:

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消除高温职业危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在有()窒息、灼烫伤等危险以及粉尘、烟雾危害的地点或设备内工作,应做好通风措施。

  • A、火灾
  • B、中毒
  • C、高空坠落
  • D、爆炸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在粉尘较大的场合工作时,为了降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下面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防尘口罩
  • B、穿上防护服
  • C、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
  • D、适当降低工作环境的湿度

正确答案:D

第6题:

常见产生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应采取以下哪些相应措施控制粉尘浓度:()。

A、钻孔应采用湿式作业或采取干式捕尘措施,不应打干钻

B、地下洞室施工应有强制通风设施,确保洞内粉尘、烟尘、废气及时排出 .

C、密闭容器、构件及狭窄部位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加强通风,并佩戴防护电焊烟尘的防护用品

D、水泥储存、运送、混凝土拌和等作业应采取隔离、密封措施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危险品仓库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存放物品要求,采取防潮、隔热、通风、防小动物等措施。

A

B



第8题:

高温作业车间工间休息室应远离热源,采取通风、降温、隔热等措施,使温度≤32℃。()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工作场所的噪声、粉尘、毒物等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时,应采取有效的降噪、防尘、防毒通风等措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获救标识和说明。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危险品仓库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存放物品要求,采取防潮、隔热、通风、防小动物等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