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同样都想置被害人于死地,甲向被害人砍了一刀,将被害人砍倒在

题目

甲、乙同样都想置被害人于死地,甲向被害人砍了一刀,将被害人砍倒在血泊中,再准备砍第二刀的时候被过路人奋力阻止,被害人幸免于死,造成重伤。乙向被害人砍了一刀,将被害人砍倒在血泊中,再准备砍第二刀的时候,看到被害人苦苦哀求,心生怜悯而扔下凶器离去,被害人重伤,则甲的行为属于(),乙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犯罪未遂
  • B、犯罪既遂;犯罪预备
  • C、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 D、犯罪预备;犯罪既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被害人是否确已被害,可将被害人分为()。

A.无过错被害人

B.潜在性被害人

C.有过错被害人

D.已然性被害人


正确答案:BD

第2题:

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 )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 000元现金

B.甲持刀拦路抢劫,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

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

D.甲实施抢劫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正确答案:BC
[答案] BC
[评析] 如果前后两个犯罪之间具有牵连或吸收关系,定一罪,如果二罪之间没有牵连或吸收关系,后罪是另起犯意的,定两罪;为了劫财而杀人的,定抢劫罪一罪,因其他原因杀人后又取财的,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抢劫后为了灭口又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第3题: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  )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
B.甲持刀拦路抢劫,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
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
D.甲实施抢劫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答案:B,C
解析:
解析:如果前后两个犯罪之间具有牵连或吸收关系,定一罪;如果二罪之间没有牵连或吸收关系,后罪是另起犯意的,定两罪。为了劫财而杀人的,定抢劫罪一罪;因其他原因杀人后又取财的,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抢劫后为了灭口又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第5题:

在审理甲交通肇事案件的过程中, 甲与被害人和解, 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甲与被害人和解, 审理法院应当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B.甲与被害人和解, 和解协议中可以约定对甲减轻处罚
C.甲的哥哥经过甲的同意, 可以代甲与被害人和解
D.若被害人伤重死亡, 被害人的姐姐可以与甲和解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根据《 刑诉解释》 第500 条规定:“审判期间,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 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有关人员的意见。 双方当事人在庭外达成和解的, 人民法院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 并听取其意见。 经审查, 和解自愿、 合法的, 应当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可知, 人民法院应当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故, 选项 A 正确。 根据《 刑诉解释》 第 501 条规定:“ 和解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 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 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并真诚悔罪;( 二) 被告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 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 涉及赔偿损失的, 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 三)被害人自愿和解, 请求或者同意对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可知, 和解协议中可以约定“从宽” 而不是“减轻” 处罚, 故, 选项 B 错误。 根据《 刑诉解释》 第498 条规定:“ 被告人的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 可以代为和解。” 可知, 若甲的哥哥( 属于近亲属的范围) 经过甲的同意, 可以代甲与被害人和解, 故, 选项 C正确。 根据《 刑诉解释》 第 497 条规定:“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公诉案件, 被害人死亡的, 其近亲属可以与被告人和解。 近亲属有多人的, 达成和解协议, 应当经处于同一继承顺序的所有近亲属同意。” 可知, 若被害人伤重死亡, 被害人的姐姐( 属于近亲属的范围) 可以与甲和解, 故, 选项 D 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CD。

第6题:

根据被害人被害的真伪,可将被害人分为()。

A.有责性被害人

B.虚假被害人

C.真实被害人

D.无责性被害人


正确答案:BC

第7题:

甲单独入室盗窃被发现后,为抗拒抓捕向被害人腹部猛踢一脚,被害人仍极力抓捕甲。经过现场的甲的朋友乙见状并知道真相后,为摆脱被害人对甲的追赶,也向其腹部猛踢一脚。被害人因脾脏破裂流血过多而死亡,但无法查明甲乙谁的行为导致其脾脏破裂。关于本案,判断正确的有:

A、甲符合刑法269条关于事后抢劫的规定,应定抢劫罪
B、甲的盗窃行为已结束,乙不可能成立事后抢劫的共犯
C、无论何种情形,甲乙均要对丙的死亡结果负责
D、无论何种情形,甲均要对丙的死亡结果负责

答案:A,D
解析:
甲实施盗窃行为,为抗拒抓捕而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成立刑法269条的事后抢劫,A项的说法是正确的。虽然甲的盗窃行为已结束,但乙在知情的前提下加入进来,与甲共同对被害人实施暴力,乙应成立事后抢劫的共犯,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对被害人的死亡假设两种情形:第一,死亡结果是甲造成的,则甲当然要负责,此时乙无需负责,因为结果在乙介入之前已经发生;第二,死亡结果是乙造成的,则由于甲乙二人成立事后抢劫的共犯,均要对造成的后果负责。因此,无论何种情形下,甲都应对死亡结果负责,但乙未必。所以,C项的说法错误的,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8题:

依据被害人是否承担责任及其享有什么权利,可以将被害人分为()被害人与()被害人。


参考答案:有责任;无责任

第9题: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D:丁毁坏被害人面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答案:D
解析:
【考点】因果关系【详解】A选项甲将被害人的衣服点燃,被害人必然会采取灭火措施,由此导致的伤亡结果,是与甲的行为存在因果关系的,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B选项中,被害人进房间去救婴儿,是乙的放火行为必然会导致的行为,因此造成的伤亡与乙的放火行为有因果关系,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选项中,在高速公路上,车速都比较快,将人推下车的行为将会导致被害人被压死,因此丙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存在着因果关系,C选项是正确的;丁毁坏被害人的面容的行为并不必然会导致被害人的自杀,这种情形属于被害人自己的行为导致的死亡结果的发生,D选项认为被害人的死亡与丁的行为有因果关系是错误的。

第10题:

2004年10月12日,田某在路过郊区时发现被害人兰某一人在牧羊,便产生强奸的邪念。田某将被害人拉入附近的沟内按倒在地,强行撕扯被害人的衣裤,欲行强奸。兰某极力反抗,并大声呼救。田某怕罪行暴露,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兰某的腹部刺一刀。被害人继续呼叫,田某又向被害人的腹部连刺数刀,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田某取走被害人身上的20元钱,并将被害人的尸体掩埋。随后,田某将被害人放牧的15只羊赶到临近的一个村中卖给他人而被发现。
问:本案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根据刑法的规定,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交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田某违背被害人的意志,采用暴力手段,强行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是强奸罪的犯罪未遂。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是故意杀人罪。本案中,被告人田某用匕首刺被害人腹部数刀,杀人的故意明显,并致使被害人死亡,是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3)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多次窃取或者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田某在将被害人杀死之后,临时起意秘密拿走被害人的现金和羊,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成立盗窃罪。
(4)所以,对本案的被告人田某应当按照强奸罪(未遂)、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