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英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题目

分析英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特点。


参考答案:(1)一般而言,英国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偏向以幼儿为中心教师把每个幼儿都看作是有个别差异的个体,竭力为每个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是区域活动,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英国保教人员认为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第三位老师,因为十分重视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置和班级特色环境的创设,并通过区域活动来充分发挥环境的潜在的教育价值,以满足每个儿童发展的需要。
(2)游戏是儿童的最基本的活动
课程的基本哲学是游戏。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工作与游戏没有什么区别,儿童的学习是以游戏为基础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建立在游戏至上的,游戏应成为每日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活动。
(3)通过音乐活动提升儿童的创造性
英国研究人员指出,从儿童三岁开始教授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音乐,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儿童的日常活动中,注意利用音乐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4)推行计算机教育
英国的教师和家长不仅将计算机视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工具,而且也将对其的掌握视为幼儿必备的一种生存技能。几乎每个班上都配有一台计算机以及与机型相配套的学习软件,幼儿可以自主的上机操作。
(5)定期举办大型专题活动
大型专题教育活动对儿童某一方面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往往是一年进行一次。
(6)积极开展游览活动
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十分重视利用家庭和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来拓展学前教育的空间,促进儿童的更好发展。保教人员和家长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带儿童去博物馆、动物园、公园、儿童游戏场等地方参观游览,以扩大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培养儿童探索世界的能力。

第2题:

最早诞生的近代学前教育机构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创办的幼儿学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3题:

狭义的学前教育机构环境是指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婴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内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A、身体

B、心理

C、身心

D、素质


参考答案:C

第4题:

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确立过程。


正确答案:1.1872,《学制令》要求开设幼稚学校,是日本有关学前教育机构的最早规定。
2.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1876,日本创办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日本第一所国立幼儿园。
3.为了使贫民子女接受教育,1882年开始创办简易幼儿园。加速幼儿园普及。
4.赤泽钟美创立第一所托儿所开始,日本学前教育事业走上一体新轨道。20世纪,日本形成了独特的幼儿园与托儿所二元学前社会教育机构,这一体制一直延续至今。
5.1899,《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是日本制定的第一个幼儿园法令,奠定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
6.福禄倍尔学前教育理论对日本影响很大。

第5题:

简述英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


正确答案: 英国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特点有:
(1)通过“家长手册”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2)通过“家长布告栏”使家长理解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内容。
(3)通过“发展记录”使家长知晓孩子的发展水平。
(4)通过“幼儿园通讯”使家长获得具体的教育建议。
(5)通过“家长参与”使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
(6)通过“家长委员会”使家长能帮助幼儿园筹措资金。
(7)通过“家长许可”使幼儿园能大胆利用社区资源。
(8)通过“投诉程序”使家园关系变得和谐融洽。

第6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举办机构和类型
(1)社会福利部门举办:托儿所、日托中心、社区中心婴儿室。
(2)教育部门举办: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小学附设托儿所。
(3)卫生保健部门举办:日托中心、游戏小组。
(4)私人或团体举办:托儿所、幼儿学校、教会托儿所、游戏小组、亲子小组、儿童保育中心。

第8题:

试析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基础。


参考答案:大工业生产的出现,打破了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不适应,这便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要求。因此,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由于社会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大变革,必然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波动。在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部分比较开明的官僚知识分子,龚自珍、魏源、林则徐是其代表。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有:冯桂芬、容闳等。在教育方面,他们提出学西学、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改良科举制度等主张。到19世纪90年代,这种思想,在阶级和民族矛盾更加激化的条件下,很快形成了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称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世同等。他们积极介绍西方儿童教育,提出的建立学前教育制度等主张,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

第9题:

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政治变化的产物。
(1)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从根本上体现了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工业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工业生产的出现,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要求。
(2)清末社会思想的变革,特别是维新派对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的提倡,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3)清末的社会政治变革,特别是1904年由张之洞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确立了详细的近代学制系统,其中的蒙养院制度推动了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4)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幼稚园的实践,也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第10题:

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类型:保育学校和保育班,(),幼儿学校,日托中心。


正确答案:学前游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