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共涉及人物多少位?

题目

()《水浒传》共涉及人物多少位?

  • A、577
  • B、648
  • C、787
  • D、83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浒传》中一共刻画了()位水浒英雄。

  • A、109
  • B、110
  • C、109
  • D、108

正确答案:D

第2题:

金圣叹删减后的《水浒传》一共多少回?()

  • A、一百二十回
  • B、一百回
  • C、八十回
  • D、七十回

正确答案:D

第3题:

以太网的MAC地址共多少位()。

A.16位

B.24位

C.32位

D.48位


参考答案:D

第4题:

《水浒传》人物塑造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开始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度。金圣叹曾谈到《水浒传》的人物塑造问题时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这是人物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其主要特征是:
(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作品既写出绿林英雄具有传奇色彩的超人之处,又写了他们性格的弱点和成长过程,避免了因过分夸张失真。
(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即金圣叹所说的“用极近人之笔,写极骇人之事”。就是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生活细节的严格真实的融合。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高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
(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然后又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作品中的人物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丰富。如石秀性格中既有疾恶如仇,拼命反抗的一面,又有阅历丰富,机敏精细的一面,他的性格主调是勇敢拼命,又有许多其他的侧面。

第5题:

如何看待《水浒传》鱼龙混杂的人物群像?


正确答案: 《水浒传》描写的是一个时代下由于各种各样原因导致各个行业不堪所迫,转而投身绿林,而这108将就是其中的代表。也就是说,《水浒传》中的人物虽然看起来鱼龙混杂,但实际上这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张顺、吴用、鲁智深等英雄形象。
例如林冲,他是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的典型代表。他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趋群,既有不甘屈辱的英雄本色,又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小人之下”的怨气。但教头的地位,舒适的家庭,又使他安分守己,怯于反抗。高衙内在大庭广众之中调戏他的妻子,他忍了;中了高俅的圈套,被发配沧州,他忍了;野猪林差一点儿丧命,他又忍了;到了沧州,他还是准备继续忍下去,被发配充军还幻想有一天能回来“重见天日”。但是,高俅父子为了谋害他,竟然派人到沧州火烧了大军草料场,要把他活活烧死。在这种情况下,他才手刃了仇人,毅然上了梁山。

第6题:

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


正确答案: 《水浒传》塑造的绿林豪侠英雄既有古代英雄的特征,作为“勇”和“力”的化身,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又体现了社会下层人民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情趣,具有较为突出的个性特征。
(1)超人与凡人的结合。既写人物的传奇色彩和超人之处,又写他们的性格弱点和成长过程,避免了因过分夸张而失真的毛病。
(2)传奇性与真实性的结合。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细节的严恪真实的融合,使其既有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又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然后用工笔细描的方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即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在稳定中求变化,单一中求丰富,其性格既有主调,又有多个侧面。

第7题: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领水泊梁山,到梁山豪杰聚齐一百零八位,直到被朝廷招抚,梁山前后共三位寨主。第一是位寨主是()。

  • A、吴用
  • B、宋江
  • C、晁盖
  • D、王伦

正确答案:D

第8题: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领水泊梁山,到梁山豪杰聚齐一百零八位,直到被朝廷招抚,梁主前后共三位寨主分别是王伦、()、宋江。


正确答案:晁盖

第9题:

论述《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  


正确答案: 宋江是《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形象,具有复杂性格,体现着深刻历史悲剧精神。
(1)首先是一个肝胆照人的大义士,他的义气有很强的感召力
朝廷命将呼延灼为其义气所感而投降;李逵喝了宋江给的毒酒,仍折服于他的义气; 宋江死后,吴用、花荣闻迅双双自缢身亡,这些都是因为宋江作为江湖英豪的义气本色。
(2)有出色的组织才能
他率义军三打祝家庄,踏平曾头市,还赢得三败高俅、两胜童贯的胜利,令官军屡剿屡 败,梁山事业蓬勃发展。
(3)在思想上笃信封建的忠孝之说 他将昏君看得“至圣至明”。视落草梁山为不忠不孝,一心要改邪归正,最终接受了招安。被朝廷无辜赐死时,尤言“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这种结果,完全符合其性格逻辑。
(4)其性格充满着历史悲剧精神
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他一心想做宋朝的忠臣,但却被逼得无路可走,只能落草为寇;落草后始终心存负疚,时刻想着招安之事;招安后虽饱受陷害,却尽忠尽责;他想建功立业,但朝野一片黑暗,最终被无辜赐死。他一次次选择了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为人之路,但现实却一次次将他逼上绝境,这些就是宋江形象中体现的深刻历史悲剧精神。

第10题:

()《水浒传》中,有名无姓者有多少位?

  • A、九
  • B、十八
  • C、二十七
  • D、三十六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