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值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

题目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值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PH值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发酵培养基的pH值,对微生物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也是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的重要因素,还可能严重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因此对微生物发酵来说有各自的最适生长pH。
①发酵液的pH值的改变,影响了微生物细胞原生质膜的电荷发生改变;
②发酵液的pH值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在不适宜的pH值下,微生物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③发酵液的pH值影响培养基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中间代谢产物的离解,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第2题:

内冷水PH值或电导不合格什么原因?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凝结水或凝输泵向定冷水箱补水管道阀门内漏,发电机定子线圈腐蚀,内冷水系统管道腐蚀等。用凝输泵或凝结水补水换水进行调整。

第3题:

简述滴眼剂处方设计时pH值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1.为了避免过强的刺激性和使药物稳定,有时选用适当的缓冲液作眼用溶剂,这样可使滴眼剂的pH值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对眼无害,又能抵抗包装玻璃的碱性。
2.常用的缓冲液如下:
⑴pH5.9~8.0的磷酸盐缓冲液。
⑵pH值为5.0的硼酸缓冲液。
⑶pH6.7~9.1的硼酸盐缓冲液。

第4题:

好氧塘中DO值和PH值在昼夜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正确答案: 在好氧塘内高效地进行着光合成反应和有机物的降解反应,溶解氧是充足的,但在一日内是变化的,在白昼,藻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远远超过藻类和细菌所需要的,塘水中氧的含量很高,可达到饱和状态,晚间光合作用停止,由于生物呼吸所耗,水中溶解氧浓度下降,在凌晨时最低,阳光开始照射,光合作用又开始,水中溶解氧又上升;好氧塘内pH值也是变化的,在白昼pH值上升,夜晚又下降。

第5题:

脱硫率、PH值及电石渣浆液给浆量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1)烟气脱硫率应不小于95%,吸收塔浆液PH值保持在5.2~5.6之间;
2)PH值的大小对脱硫装置的影响很大,若PH值太低,就不能满足烟气负荷的脱硫要求,出口烟气含硫量增加,从而使脱硫率降低;若PH值太高,就可能使石膏中电石渣含量增加,从而使石膏纯度降低;
3)正常运行时,给浆量可根据PH值、出口SO2浓度、脱硫率及电石渣浆液浓度联合进行调节,当PH值及电石渣浆液浓度降低,出口SO2浓度增加时,可适当开大电石渣给浆调节门的开度,
4)增加电石渣给浆量;
5)若脱硫效率太低,则加大给浆量,保证电石渣浆液密度,必要时可增加浆液循环泵投运数量。

第6题:

为避免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而造成培养基pH值的变化,可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 A、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或不溶性CaCO3
  • B、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
  • C、在配制培养基时降低或提高碳、氮用量
  • D、在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和通气量

正确答案:A

第7题:

洗涤过程中洗涤液的PH值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洗涤效果吗?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降低,会影响效果,使用碱性缓冲剂可使洗涤液在洗涤过程中维持一定的碱性,保持洗涤液的去污能力。

第8题:

简述吸收塔浆液pH值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1)PH值过高,超过5.8,则说明给浆量过大,不仅增大石灰石耗量,降低石膏品质,而且增加了吸收塔浓度,影响了吸收塔搅拌器的正常运行,严重时造成吸收塔底部积浆,石膏排出泵入口堵塞或出口管道、设备堵塞,搅拌器搅拌能力达不到甚至损坏搅拌器。
2)PH值过低,低于5.2,则说明给浆量过小,不仅直接影响烟气的脱硫效率,而且造成设备、系统、管道的腐蚀,缩短使用寿命。
3)正常运行时,供浆量可根据吸收塔内PH值(正常值为5.2-5.8)、锅炉负荷、吸收塔入口SO2浓度、出口SO2浓度及石灰石浆液浓度和吸收塔浆液浓度综合进行调节。PH值及石灰石浆液浓度降低时,及时加大给浆量,当锅炉负荷、吸收塔入口SO2浓度或出口SO2浓度增加时,可适当增加给浆量。

第9题:

好氧塘DO浓度与pH值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正确答案:白天溶解氧增多,PH上升;晚上溶解氧减少,PH下降。

第10题: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pH变化的规律如何?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升高或降低,加入生理酸性盐或生理碱性盐,作为其培养基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