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热发酵过程pH值的一般变化规律是什么?

题目

发酵热发酵过程pH值的一般变化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生长阶段:菌体产生蛋白酶水解培养基中的蛋白质,生成铵离子,使pH上升至碱性;随着菌体量增多,铵离子的消耗也增多,另外糖利用过程中有机酸的积累使pH值下降。
(2)生产阶段:这个阶段pH值趋于稳定。
(3)自溶阶段:随着养分的耗尽,菌体蛋白酶的活跃,培养液中氨基氮增加,致使pH又上升,此时菌体趋于自溶而代谢活动终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pH是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非常重要的状态参数是代谢活动的综合指标。因此,必须掌握发酵过程中pH变化规律 .请你谈谈pH对发酵的影响。


正确答案: PH对发酵的影响:
(1)pH影响酶的活性。当pH值抑制菌体某些酶的活性时使菌的新陈代谢受阻
(2)pH值影响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电荷的改变,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
的吸收及代谢物的排泄,因此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
(3)pH值影响培养基某些成分和中间代谢物的解离,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4)pH影响代谢方向pH不同,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例如黑曲霉在pH2~3时发酵产生柠檬酸,在pH近中性时,则产生草酸。谷氨酸发酵,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积累谷氨酸,在酸性条件下则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氨酰胺

第2题:

在发酵过程中,利用()连续测定发酵液中pH值的变化,溶解氧可采用()来检测。


正确答案:pH电极;溶氧电极

第3题:

在堆肥的生物降解和发酵过程中,pH值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pH值也是揭示堆肥分解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的pH值的变化情况是:()。

  • A、升高,降低,升高
  • B、降低,升高
  • C、升高,降低
  • D、降低,升高,降低

正确答案:A

第4题:

简述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正确答案: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细菌最适pH:6.5~7.5;
霉菌最适pH:4.0~5.8;
酵母菌最适pH:3.8~6.0;
放线菌最适pH:6.5~8.0。
控制发酵过程中pH值,会促进M正常生长和繁殖。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
(1)调节培养基起始pH值,加入缓冲溶液(如磷酸盐)配制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尽量使盐类和碳源配比平衡。
(2)及时加入弱酸或弱碱或通风。
(3)酸、碱调节无效时,及时补料,有利于发酵。
(4)生理酸性盐为氮源时,NH4+被M利用,剩下的酸根引起发酵液pH值下降,加入碳酸钙可调节pH值。
(5)少量多次流加氨水。
(6)反复流加尿素。通风、搅拌和M细胞内脲酶作用使尿素分解并释放出氨,培养液pH值上升;氨和培养基中营养成分被M利用形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值降低。

第5题:

通常发酵过程中pH会发生变化,请详细分析可能使pH发生改变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发酵过程中pH是不断变化的。
(1)糖代谢特别是快速利用的糖,分解成小分子酸、醇,使pH下降。糖缺乏,pH上升,是补料的标志之一。
(2)氮代谢当氨基酸中的-NH2被利用后pH会下降;尿素被分解成NH3,pH上升,NH3利用后pH下降,当碳源不足时氮源当碳源利用pH上升。
(3)生理酸碱性物质利用后pH会上升或下降。
(4)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使发酵液pH变化。如有机酸类产生使pH下降,红霉素、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呈碱性,使pH上升。
(5)菌体自溶pH上升,发酵后期,pH上升。
(6)杂菌的污染,pH下降。

第6题:

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引起温度变化的净热量称为发酵热,发酵热包括了()、()、()以及()等。


正确答案: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辐射热

第7题:

请详细分析可能使发酵过程中pH发生改变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发酵过程中pH是不断变化的。
(1)糖代谢特别是快速利用的糖,分解成小分子酸、醇,使pH下降。糖缺乏,pH上升,是补料的标志之一。
(2)氮代谢当氨基酸中的-NH2被利用后pH会下降;尿素被分解成NH3,pH上升,NH3利用后pH下降,当碳源不足时氮源当碳源利用pH上升。
(3)生理酸碱性物质利用后pH会上升或下降
(4)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使发酵液pH变化。如有机酸类产生使pH下降,红霉素、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呈碱性,使pH上升。
(5)菌体自溶pH上升,发酵后期,pH上升
(6)杂菌的污染,pH下降。

第8题:

如何控制发酵过程的pH值?


正确答案:加入缓冲物质,使发酵过程的pH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达不到要求,可在发酵过程中直接补加酸、碱或补料的方式来控制。

第9题:

简述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 发酵液pH值下降主要原因:
①培养基碳源过多,有机酸积累;
②消泡油加得过多;
③M生理酸性物质使pH值↓。
发酵液pH值上升主要原因:
①培养基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导致pH值上升;
②存在生理碱性物质;
③中间补料时,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加入过多。

第10题:

简述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


正确答案: 1、发酵过程中pH的正常变化
(1)生长阶段:pH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2)生产阶段:pH趋于稳定,维持在最适产物合成的范围。
(3)自溶阶段:pH上升
2、发酵过程中pH的异常变化
(1)异常下降碳源过高,尤其是葡萄糖过多,再加上溶氧不足,有机酸大量积累生理酸性物质:绥盐、糖类。
(2)异常上升氮源过高生理碱性物质:硝酸盐、有机酸盐、有机氮、氨水、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