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防止菌种衰退措施有哪些。

题目

简述防止菌种衰退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工业生产菌株容易衰退?对菌种衰退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


正确答案: 1.菌种的生产能力决定于菌种的遗传特性和菌种的生理状态。菌种衰退的原因也包括这两个方面:
(1)菌种遗传特性的改变
(2)菌种生理状况的改变
2.恢复已衰退菌种优良特性的措施称为复壮。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
(1)分离纯化法:衰退菌种实际上是一个混合的微生物群体,采用单菌落自然分离方法,可获得性状优良的菌种。
(2)淘汰法:采用低温或高温等条件淘汰已衰退的个体,留下未退化的健壮个体,从而达到复壮的目的。例如对大肠杆菌产青霉素酰化酶斜面菌种采用80℃短时间处理,青霉素酰化酶产量有所提高。
(3)宿主体内复壮法:对于寄生性微生物的衰退菌株,可通过接种至宿主体内恢复其典型性状。例如肺炎链球菌经过多次人工培养基上传代后,毒力减弱。经小白鼠体内传代,荚膜增厚,毒力增强。

第2题:

菌种的衰退表观现象有哪些?


正确答案: 目的产物的产量下降
营养物质代谢和生长繁殖能力下降
发酵周期延长
抗不良环境的性能减弱

第3题:

简述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加速设备折旧。
(2)市场保护、援助。
(3)促进转产。
(4)技术与经营支持。
(5)转岗培训


第4题:

防止菌种老化的措施有()

  • A、使用麦粒菌种
  • B、避免使用接种点附近菌种
  • C、使用液体菌种
  • D、缩短菌种培养时间

正确答案:B,C,D

第5题:

衰退菌种复状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衰退菌种复状的措施:
(1)纯种分离:采用自然分离的方法,把衰退菌种的细胞群体中一部分仍保持原有典型性状的单细胞分离出来,通过扩大培养可以恢复菌种的原有性状;
(2)淘汰衰退的个体:芽孢产生菌经高温(800℃)处理,则不产芽孢的个体被淘汰;
(3)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一般来说将保藏后的菌种接种在保藏前所用的同一培养基上,有利于菌种原有性状的恢复。但是应该认识到,菌种经过多次传代培养或菌种保藏后,菌种的生理状态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可能出现某些生长因子的缺乏。由于菌种分离培养基和菌种斜面培养基要求营养成分相对贫乏,在这样的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很可能导致菌种群体的生理特性衰退。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补加生长因子。

第6题:

简述防止近交衰退应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 (1)严格淘汰;
(2)加强饲养管理,如果能满足近交后代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的需要,衰退现象可缓解;
(3)血缘更新;
(4)做好选配工作,适当多留种公畜,使每代近交系数的增量维持在3%—4%左右,就不会有显著有害后果。

第7题:

试述菌种衰退的根本原因及防止措施。并说明如何区分衰退和饰变?


正确答案: 原因:直接的内因是基因的白发突变;间接的是环境条件,如营养条件、温度、紫外线等能引起基因突变的一切环境因素。
防止:减少传代次数;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常进行纯种分离,并对相应的性状指标进行检查;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衰退具有可遗传性。饰变不具有遗传性,改变了的性能可以恢复。

第8题:

简述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


正确答案: (1)防止菌种的混杂,在菌种转管、出菇试验等工作中,均应加强品种隔离,减少品种间的混杂,以保证优良品种的遗传组成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稳定。
(2)控制菌种传代次数,菌种传代次数越多,产生变异的概率就越高,因此菌种发生退化的概率就会越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菌种的移接代数。
(3)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保存菌种。
(4)创造菌种生长良好营养条件和外界环境。
(5)防止病毒感染。

第9题:

防止菌种退化的主要措施有()、()、()等


正确答案:控制转代次数;保藏方法得当;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10题:

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控制菌种传代次数;
②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③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移种传代;
④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⑤讲究菌种选育技术;
⑥定期进行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