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进行绘图,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J”形增长。这说明:()

题目

若进行绘图,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J”形增长。这说明:()

  • A、种群在减少
  • B、田鼠的天敌数量在增加
  • C、那里可能没有天敌
  • D、食物资源非常丰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是( )

A.“J”型

B.“L”型

C.“S”型

D.“V”型


正确答案:C

第2题: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呈( )

A.J型

B.S型

C.倒J型

D.直线型


正确答案:B

第3题: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在________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正确答案:
样方 S 6—30

第4题:

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图4是某种藻类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B.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答案:D
解析:
在三条曲线中,19.8℃条件下环境中所容纳的最大个体数是最小的,所以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A正确。由图司知,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该藻类的个体数最大值是不同的,所以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正确。曲线斜率表示种群的增长率,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24.8℃条件下,第5天时的曲线斜率是最大的.也就是说此时种群的增长率是最大的,C正确。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

第5题:

图4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B.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原因,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
C.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答案:A
解析:
由于第5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等于K/2,故理论上K值(环境容纳量)为400只,A项正确;第1—5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快;第5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第5~9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慢,但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多,B项错误;图示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但未达到K值),C项错误;防治鼠患时,若将其数量控制在K/2左右,则在该条件下鼠种群具有最大的增长速率,很快就会恢复到较大的数量,应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以下,D项错误。

第6题:

无限环境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

A.“J”型

B.“S”型

C.倒“J”型

D.“V”字型


正确答案:A

第7题: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按“S”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曲线的分析及影响因素。种群在自然情况下,由于有生存斗争,在自然情况下种群增长都是按“S”型增长的,A正确。达到K值时,由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零,B正确。种群增长受自身的种群密度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数量增长较快,随种群密度的增长,种群数量增长较慢.最后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种群的密度过大会导致传染病容易爆发、空间不足、食物不足,所以种群的密度是受自身密度的影响的,C正确。种群的增长速度就是该“S”型曲线的斜率,其斜率是先快后慢再到为零,故其增长速率是先快后慢最后到零(达到K/2时,其增长速率最快,达到最大值,后慢慢减小,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D错误。

第8题:

用种群的增长模型dNdt=rN(K-NK)所绘出的图为()。

A、J型不连续散点

B、J型的连续曲线

C、S型不连续散点

D、S型的连续曲线


正确答案:D

第9题:

图7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B.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原因,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

C.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第5年时增长速率最大,此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等于K/2,故理论上K值(环境容纳量)为400只,A项正确;第1~5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快;第5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第5-9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慢,但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多,B项错误;图示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但未达到K值),C项错误;防治鼠患时,若将其数量控制在K/2左右,则在该条件下鼠种群具有最大的增长速率,很快就会恢复到较大的数量,应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以下.D项错误。

第10题:

对某地区新引进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了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答案:C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种群增长率一直大于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A错误。从数据看出,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错误。由于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C正确。第7年种群数量最大,种群中种内斗争最激烈,D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