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的要求是什么?

题目

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的要求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血液透析室开展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包括哪些内容()。

A.透析的新人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长期透析患者定期检测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

B.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的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量检查C.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D.怀疑可能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其后1~3个月应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E.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检测


答案:ABCDE

第2题:

由法定报告人按照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要求上报传染病病例,属于

A.主动监测

B.被动监测

C.症状监测

D.哨点监测

E.自愿监测


正确答案:B

第3题:

试述血液透析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有什么要求。


参考答案:用于配置透析溶液的水(即反渗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配置好的透析溶液细菌菌落总数应≤20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器等。

第4题:

透析准备室(治疗室)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血透室必须具备治疗室,用于配制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物如肝素、静脉铁、鱼精蛋白等。
2、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擦拭,空气培养细菌应<500cfu/m3,物体表面细菌数<10cfu/cm2
3、用于储备无菌物品如静脉切开包、深静脉穿刺包、消毒纱布棉球及透析相关的一次性物品等。

第5题:

透析液检测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透析液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200cfu/ml,透析液的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内毒素<2FU/ml。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1次。

第6题:

隔离透析区应做到()。

A.专机透析,传染病患者使用的透析机不能用于非传染病患者的治疗

B.应配备传染病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

C.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D.传染病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专区使用

E.不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答案:ABCDE

第7题:

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透析机: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方可投入临床使用,应在设备规定的环境下(包括温度、湿度、电压、供水压力)使用,按要求操作,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和病人的安全,按设备说明书进行保养。
透析室应为每台透析机建立档案,内容包括透析机出厂信息、操作运转及维修记录。
水处理: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方可投入临床使用,应在设备规定的环境下(包括温度5-40摄氏度、湿度<=80%、电压:三相为380V+-38V,单相为220V+-22V、供水压力0.15-0.4mpA.使用,以保证机器正常运行,供应充足的反渗水。
水处理设备应具备声光报警功能,包括前处理系统、反渗机和反渗水供水系统。前处理系统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相应的配臵,反渗水供水线路上不应有开放式储水装臵,防止二次污染。反渗水供水管路应选用无毒材料,并设臵循环回路,尽量避免盲端和死腔,防止细菌滋生和生物膜形成,如果供水压力不足或供水经常终断,可以在反渗机前设立原水储水装臵。
水处理系统必须进行日常维护,维护频率应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确定,主要内容包括反渗机和反渗水供水管路的清洗、消毒,前处理系统中软水器树脂的再生,活性炭及砂滤器的反冲,过滤器的更换和反渗膜的酸洗与更换。
水处理系统的清洗与消毒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或请厂商协助完成,清洗与消毒频率参照细菌培养结果或根据厂家建议确定。
透析室应为水处理设备建立档案,内容包括透析机出厂信息,消毒与冲洗记录,故障和维修保养记录。

第8题: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不正确的说法是()


答案: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第9题:

血液透析患者的传染病检查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

第10题:

血液透析患者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下列哪些患者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巡视()

  • A、容量负荷过多
  • B、心血管功能不良
  • C、年老体弱
  • D、首次透析
  • E、危重症患者

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