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5岁。拔除下颌智齿后5天,出现持续性疼痛。 如拔牙

题目

女,35岁。拔除下颌智齿后5天,出现持续性疼痛。 如拔牙窝内有腐败坏死物,有臭味,处理中不能()。

  • A、碘条填塞
  • B、拉拢缝合牙龈
  • C、用棉球将腐败物去除干净
  • D、仔细用力搔刮牙槽窝骨壁
  • E、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35岁。拔除下颌智齿后5天,出现持续性疼痛。病史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除外A、发热

B、开口度

C、拔牙过程

D、咬合关系

E、疼痛特点

检查中除拔牙窝外,还应注意A、邻牙

B、体温

C、开口度

D、颞下颌关节

E、下颌第一磨牙颊侧

如拔牙窝空虚,无明显腐败坏死物,诊断应考虑A、干槽症

B、拔牙窝感染

C、拔牙后反应

D、拔牙创愈合不良

E、拔牙创慢性感染

如拔牙窝内有腐败坏死物,有臭味,处理中不能A、碘条填塞

B、拉拢缝合牙龈

C、用棉球将腐败物去除干净

D、仔细用力搔刮牙槽窝骨壁

E、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B


问题 4 答案:D

第2题:

女,18岁。5天前出现右下颌智齿冠周炎,已行抗感染治疗3天。检查见开口度正常,右下智齿远中龈瓣覆盖部分牙面,下颌智齿正位且上颌智齿正位萌出。消炎后应采取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A.远中龈瓣切除

B.拔除下颌智齿

C.同时拔除上下颌智齿

D.理疗

E.不处理


正确答案:A

第3题:

(128~130题共用题干)

男,35岁。右下智齿近中阻生,右下第二磨牙远中龋坏。施行右下智齿拔除术后4日,拔牙窝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见拔牙窝内空虚,有异味。

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右下第二磨牙急性根尖周炎

B.右下智齿干槽症

C.术后反应

D.术后疼痛

E.牙槽突骨折


正确答案:B

第4题:

女,35岁。拔除下颌智齿后5天,出现持续性疼痛。

病史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除外
A.发热
B.开口度
C.拔牙过程
D.咬合关系
E.疼痛特点

答案:D
解析:
因为拔牙窝感染时拔牙窝空虚,无明显腐败坏死物。故选B。患者出现了干槽症,干槽症时不能用力搔刮牙槽窝骨壁。

第5题:

女,35岁。拔除下颌智齿后5天,出现持续性疼痛。

如拔牙窝空虚,无明显腐败坏死物,诊断应考虑
A.干槽症
B.拔牙窝感染
C.拔牙后反应
D.拔牙创愈合不良
E.拔牙创慢性感染

答案:B
解析:
因为拔牙窝感染时拔牙窝空虚,无明显腐败坏死物。故选B。患者出现了干槽症,干槽症时不能用力搔刮牙槽窝骨壁。

第6题:

女,23岁。左下颌智齿拔除后3h仍出血不止,否认既往全身疾病史。可能的出血原因不包括

A、牙龈撕裂

B、牙槽骨骨折

C、拔牙创感染后出血

D、损伤下牙槽血管

E、患者自行漱口,血块脱落


参考答案:C

第7题: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3~4天,出现拔牙创剧烈疼痛,最可能是

A.干槽症
B.牙槽突骨折
C.牙龈损伤
D.牙槽窝内有异物
E.过高骨嵴和骨尖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女,18岁。五天前出现右下颌智齿冠周炎,已行抗感染治疗三天。检查见开口度正常,智齿正位,远中龈瓣覆盖部分牙面,上颌智齿正位萌出。该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A.远中龈瓣切除

B.拔除下颌智齿

C.同时拔除上、下颌智齿

D.理疗

E.不处理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于智齿正位,只有远中龈瓣覆盖部分牙面,因此最佳处理方法是远中龈瓣切除。

第9题:

女,35岁。拔除下颌智齿后5天,出现持续性疼痛。

检查中除拔牙窝外,还应注意
A.邻牙
B.体温
C.开口度
D.颞下颌关节
E.下颌第一磨牙颊侧

答案:A
解析:
因为拔牙窝感染时拔牙窝空虚,无明显腐败坏死物。故选B。患者出现了干槽症,干槽症时不能用力搔刮牙槽窝骨壁。

第10题:

患者女,18岁。5天前出现右下颌智齿冠周炎,已行抗感染治疗3天。检查见开口度正常,智齿正位,远中龈瓣覆盖部分牙面,上颌智齿正位萌出。该患者的最佳处理方法是

A:远中龈瓣切除
B:拔除下颌智齿
C:同时拔除上、下颌智齿
D:理疗
E:不处理

答案:A
解析:
患者已行抗感染治疗3天,急性期已过,故可不考虑急性期应急处理。口腔检查见智齿正位且远中龈瓣覆盖部分牙面,说明有足够的位置使智齿萌出,且上颌智齿正位萌出,最佳的方案是保留上下颌智齿,仅将下颌智齿的远中龈瓣切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