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8年,第3次入院。入院后

题目

患者,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8年,第3次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3天后加至30mg/d,第7天出现肌肉僵硬、震颤、吞咽困难,T39.8℃,意识不清,大汗淋漓、心动过速。实验室检查:WBC增高,血清肌酸激酶增多。 该患者出现的情况最可能是()。

  • A、急性肌张力障碍
  • B、恶性综合征
  • C、5-羟色胺综合征
  • D、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 E、迟发性运动障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30岁,发热、腹泻、下腹痛3天门诊入院。初步诊断:细菌性痢疾


参考答案:(一)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病诱因:有无不洁饮食,近期有无旅游。(2)发热:程度、热型,有无寒战。(3)腹泻次数,大便的性状、量、气味,有无里急后重。(4)腹痛的具体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无放射,加重或缓解因素。(5)伴随症状: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口干。(6)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小便及体重变化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粪细菌培养、肛门指诊。(2)治疗情况:是否用过抗菌药物,疗效如何。(二)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类似疾病、慢性消化疾病病史,有无疫区疫水接触史。

第2题:

患者男,28岁。因交通事故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病情危重,呈昏迷状态。入院后,病室护士首先应

A、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B、询问病史,评估发病过程

C、填写有关表格和各种卡片

D、通知营养室,准备膳食

E、介绍同病室病友


参考答案:A

第3题:

院内感染的界定是

A、患者入院24小时内

B、患者入院24小时后

C、患者入院48小时内

D、患者入院48小时后

E、患者入院72小时后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张某,拟诊伤寒入院,入院后患者做肥达反应,两次的结果分别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后第12天,TH、Tol:320,TA、TB、TC 1:40,则患者可以诊断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型)
C.副伤寒(乙型)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应用题,考核对肥达反应的结果解释和在诊断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中的意义。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含有O(菌体)抗原和H(鞭毛)抗原,它们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0抗原为共同抗原,H抗原分为伤寒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H抗原A、B、C.肥达反应系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0抗原和H抗原,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A、B、C与患者血清进行半定量凝集试验。根据血清中抗体的凝集滴度及动态变化。用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血清学方法。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发病后2周,其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一般地区人群中0凝集滴度(TO)≥1;80,H凝集滴度≥1:60;或发病后期至恢复期0、H滴度较发病初期增高至≥4倍者,有诊断价值。本例肥达反应结果支持诊断为伤寒,而副伤寒H凝集滴度(TA、TB及TC)均低,且无动态性升高,可否定副伤寒。

第5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27岁,咳嗽、咳痰1周,发热2天门诊入院。初步诊断:肺结核


参考答案:(一)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病诱因:有无受凉、劳累、上呼吸道感染。(2)咳嗽的性质、音色、程度及昼夜变化规律。(3)咳痰的性状、痰量及气味。(4)发热的程度和热型,有无畏寒、寒战。(5)伴随症状:有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有无乏力、盗汗。(6)近期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体重变化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片,痰病原学检查。(2)治疗情况:有无使用抗生素、祛痰、止咳治疗,疗效如何。(二)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 有无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肝病、肾病及糖尿病病史。工作性质及环境,有无烟酒嗜好。

第6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55岁。多尿伴多食1年门诊入院。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请围绕以上简要病史,写出应该询问的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


参考答案:1.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①发病诱因:有无精神紧张、劳累、用药、饮食不规律等。②多尿:每日排尿次数、量、颜色。是否伴发热、口渴、多饮、多食、消瘦。是尿量增加先于饮水增加还是饮水增加先于尿量增加,是否用过利尿剂。③多食:每日进食量与体重下降及多尿是否有关。④伴随症状:有无口渴、多饮、怕热、多汗、手震颤、颈部变粗、突眼、心悸。(2)诊疗经过①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如血糖、尿糖、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②用药情况,疗效如何。(3)一般情况发病以来,睡眠、饮食、大便、体重变化情况。2.其他相关病史①有无药物过敏史。②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结核、肿瘤、肝肾疾病病史,平时饮食习惯,家族史。3.问诊技巧①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②能围绕病情询问。

第7题:

患者张某,拟诊伤寒入院,入院后患者做肥达反应,两次的结果分别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1:80,TOl:80,TA、TB、TC1:40;入院后第12天,TH、TO1:320,TA、TB、TC1:40,则患者可以诊断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型)

C.副伤寒(乙型)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正确答案:A
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含有O(菌体)抗原和H(鞭毛)抗原,它们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4应的抗体,其中O抗原为共同抗原,H抗原分为伤寒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H抗原A、B、C。肥达反应系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抗原和H抗原,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A、B、C与患者血清进行半定量凝集试验。根据血清中抗体的凝集滴度及动态变化。用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血清学方法。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发病后2周,其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一般地区人群中O凝集滴度(TO)1:80,H凝集滴度1:60:或发病后期至恢复期0、H滴度较发病初期增高至4倍者,有诊断价值。本例肥达反应结果支持诊断为伤寒,而副伤寒H凝集滴度(TA、TB及TC)均低,且无动态性升高,可否定副伤寒。

第8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60岁。输血后腰痛、无尿6小时急诊入院。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请围绕以上简要病史,写出应该询问的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的内容。


参考答案:1.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①发病诱因:发生无尿的诱因、缓急、持续时间、发作情况。②输血原因及输血量(一般10~20ml):有无突然烦躁不安、胸闷、头胀痛,继而腰背部剧痛、呼吸困难、恶心、冷汗、发绀、寒战高热等。③尿量、尿色变化。④发病因素:血型是否相符、采血日期、储存情况等。(2)诊疗经过①是否曾到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如血常规、血型、肾功能、电解质。②用药情况,疗效如何。(3)一般情况发病以来睡眠、饮食、大便、体重变化情况。2.其他相关病史①有无药物过敏史。②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输血史(注意AB0、Rh血型)、肾病病史。3.问诊技巧①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②能围绕病情询问。

第9题:

(共用题干) 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8年,第3次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3天后加至30m9/d,第7天出现肌肉僵硬、震颤、吞咽困难,T8℃,意识不清。 111.该患者出现的情况最可能是

A.迟发性运动障碍

B.急性肌张力障碍

C.恶性综合征

D.5-羟色胺综合征

E.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正确答案:E
给于氟哌啶醇治疗7天后出现肌肉僵硬、震颤、吞咽困难,T39.8。C,意识不清,提示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可能;该患者首要的处理方法是即刻停用氟哌啶醇;目前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7版神经病学P282

第10题:


患者男,54岁。因上腹部钝痛,伴腹胀,反酸,嗳气半年,近期出现消瘦,乏力入院。

护士应告知患者留便的时间为入院后
A.第1天
B.第2天
C.第3天
D.第4天
E.第5天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