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

题目

试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注意询问过敏史
B.做皮肤过敏试验
C.先用肾上腺素预防
D.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肾上腺素
E.避免在饥饿时注射青霉素

答案:C
解析:
过敏反应的预防:A.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用,有其他药物过敏史者慎用。B.注射前做皮试。①首次做皮试;②停药后三天再用做皮试;③更换产地、批号、规格时做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值得注意的是,皮试用量对少数病人也可引起严重反应。C.青霉素不只是在注射第一针后可以出现过敏性休克,在继续用药过程中随时都可发生,且发生率逐年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应加以重视,要随时准备好抢救药肾上腺素等和注射器材,以便及时抢救。D.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避免局部用药和饥饿时用药,青霉素注射器要绝对专用,溶解后立即使用,注射后观察半小时。

第2题:

防治青霉素G过敏反应的措施有()

  • A、注意询问病史
  • B、先用肾上腺素
  • C、做皮肤过敏试验
  • D、换用其他半合成青霉素
  • E、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A,C,E

第3题:

试述矿尘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矿山综合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矿山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防止粉尘对人体、矿山等产生危害的措施。 综合防尘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通风除尘、湿式作业、密闭抽尘、净化风流、个体防护及一些特殊的除、降尘措施等

第4题:

试述猪瘟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在我国免疫接种是当前防制猪瘟的首要环节和主要手段。
平时预防:中国的兔化毒疫苗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优秀的疫苗,接种后1周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1年以上。
自繁自养的养猪户最好控制母猪同期发情、配种、产仔和仔猪免疫,免疫应进行两次,第1次在20~25日龄,第2次在60~65日龄,直至出售或屠宰。种猪在配种前10~15天再免疫一次。目前多采用加大免疫剂量的方法来减小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4天)的干扰。接种剂量用4头份免疫剂量较好。外购仔猪育肥的养猪户要确保仔猪进行免疫,如果仔猪没有进行预防免疫要及时免疫。在断乳(60日龄)时初免,剂量可小些,用1头份免疫剂量即可。另外,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疫苗注射剂量亦应加大到正常量的2~4倍。
在猪瘟疫情严重地区对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指仔猪出生后吮吸初乳前进行的免疫接种。在仔猪出生后马上接种猪瘟弱毒疫苗,接种后30~60分钟让其吸吮初乳。
猪瘟的扑灭:
⑴及早确诊,迅速扑杀。对发生猪瘟的养猪户,应立即采取紧急防疫措施,以期迅速扑灭疫情。应尽快确诊,及早上报疫情立即隔离病猪,严格消毒场地、猪舍、用具等。特别是栏内猪群密度大,易感猪较集中(20~45日龄)更应坚决扑杀、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利用的病猪应尽早屠宰。污染场地、用具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消毒,防止散毒。20日龄发病猪治愈率低,死亡率可高达100%。
⑵紧急接种。立即作兔化弱毒苗进行紧急接种,应先注射周围无病区和受威胁的猪;对病猪群的猪,应逐头测温,对体温、体况正常的猪,一律注射疫苗,注射时每头猪要换一个针头,并可适当增加剂量至2-5头份,但不得应用二联苗或三联苗。疫苗开封后应于当天用完。稀释后的疫苗应在3~4小时用完。
猪瘟的防制,主要依靠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平时预防措施的基本原则是防止引进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规模较大的养猪户应坚持自繁自养,若非从外地引进种猪,应选无病猪场购买,购进后隔离饲养20~30天,经诊断和观察无病后,才能合群饲养。

第5题:

试述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认真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2)详细询问病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对其它药物过敏者慎用。
(3)注射前必须作皮试,初次用药或停药3~7天后再重复用药或更换另一批药物时,必须做皮肤过敏性试验。
(4)避免在饥饿时用药,注射后应观察30分钟。
(5)注射时应做好急救准备,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mg,严重者可将肾上腺素稀释后慢速静滴,同时采用大量氢化可的松静滴,以及其它对症支持疗法。

第6题:

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措施包括()。

  • A、 注意询问过敏史
  • B、 作皮肤过敏试验
  • C、 询问家属过敏史
  • D、 做好抢救准备
  • E、 出现过敏性休克时首选肾上腺素抢救

正确答案:A,B,C,D,E

第7题: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与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处理措施: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⑴病人平卧,以利脑部血液供应,并注意保暖。⑵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⑶改善缺氧症状,给氧气吸入、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⑷遵医嘱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抗组织胺药等。⑸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行人工呼吸。⑹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T、P、R、BP、尿量,并做好病情的动态记录。

第8题:

试述青霉素G的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青霉素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为治疗敏感的G+球菌和杆菌、G-球菌及螺旋体所致感染的首选药。可用于①链球菌感染,对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丹毒、猩红热、咽炎、扁桃体炎、心内膜炎等疗效好,对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常需特大剂量静滴才有效;
  ②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脓胸、支气管炎等;
  ③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疖、痈、败血症等;
  ④淋球奈瑟菌所致的生殖道淋病;
  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⑥G+杆菌感染,可用于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和流产后产气荚膜梭菌所致的败血症的治疗,同时必须加用抗毒素血清;
  ⑦放线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
  主要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主要防治措施:①仔细询问过敏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②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③避免在饥饿时注射青霉素;
  ④不在没有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和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⑤初次使用、用药间隔3天以上或换批号者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
  ⑥注射液需临用现配;
  ⑦病人每次用药后需观察30分钟,无反应者方可离去;
  ⑧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首先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0.5~1.0mg,严重者应稀释后缓慢静注或滴注,必要时加入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同时采用其他急救措施。

第9题:

试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机制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青霉素系半抗原,无变应原作用,因此大多数人用青霉素无不良反应。极少数人用青霉素后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其机制是属Ⅰ型超敏反应的全身表现。为防止该现象的发生,首先应仔细询问是否有对青霉素过敏的病史;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注射青霉素时还必须准备抗过敏性休克的药物肾上腺素及抢救设施,以防万一。个别人在皮试时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要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第10题:

试述鸡新城疫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要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至少做到以舍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制”。严禁与鸡舍饲养员到其他鸡场或疫区去。进出鸡舍要换鞋、更衣。鸡转舍或处进后要清扫、冲洗、消毒。如该舍曾发生过疫情,至少空舍两周时间再进鸡。
免疫接种:目前使用的疫菌毒株有四种:Ⅰ系苗(Mukteswar株)、Ⅱ系苗(HB1株)、Ⅲ系苗(F株)和Ⅳ系苗(La Sota株)。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用于经过两次弱毒力的疫苗免疫后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接种。年龄小的鸡使用后会引起较重的接种反应,甚至发病和排毒。产生免疫快(3~7天),免疫期长(3~5个月以上),在发病地区常用来作紧急预防接种。Ⅱ系、Ⅲ系和Ⅳ系苗都是弱毒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其中Ⅳ系苗毒力稍高,最好不用于1周龄以下的鸡(免疫期20~30天)。Ⅱ系、Ⅲ系苗可用于1日龄雏鸡。气雾免疫适合用于大鸡群,但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最好在2月龄以后采用。油苗不能单独用于雏鸡,适用于用弱毒活苗作基础免疫后的鸡。
扑灭措施:一旦发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病鸡不外售,停止各舍之间鸡群的调动和人员串舍;将鸡群分为假定健康群、可疑病群、发病群,并按以上顺序进行紧急接种疫苗。成年产蛋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后,一般不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也能耐过,但雏鸡或育成鸡发生新城疫采取紧急预防注射,常可起到终止疫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