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时,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题目

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时,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开始考虑输什么液体,然后再考虑输液的量和速度
  • B、开始考虑输液的量和速度,再考虑输什么液体
  • C、血源困难时全部输晶体液代替
  • D、先晶体后胶体,按一定的比例交替输注
  • E、同时经消化道补液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一般要求HCT大于

A、0.3

B、0.2

C、0.25

D、0.35

E、0.4


参考答案:C

第2题:

在创伤失血休克液体复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正确答案: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本质是组织氧合不充分,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创伤休克患者复苏的主要目标是提供足够的氧以满足代谢的需要。液体复苏的理想目标应为优化氧释出,及氧消耗的关系,目前主要研究进展有以下几方面:
1晶体液如高渗盐水明显优于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
2胶体液血浆代用品如右旋糖酐已较多地用于院前急救复苏。
3全氟碳化合物乳剂为一种高溶氧能力的生物性溶液,输注后通过气体压力差而将氧供应给组织,并将二氧化碳排除体外。4无基质血红蛋白该溶液作为复苏液具有在正常氧张力下能携带氧,不需交叉配血,黏稠度低并无抗原性等优点。

第3题:

近几年重症医学提出较多的指南,其中《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中认为,失血性休克需进行积极容量复苏的是

A、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

B、老年患者

C、高血压患者

D、已在胃镜下彻底止血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E、无法止血的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


参考答案:D

第4题:

灾难现场救治的正确处理包括()

  • A、使伤者尽早脱离危险地点
  • B、对发生心脏骤停的伤者实施心肺复苏术
  • C、对昏迷伤者,应防止窒息
  • D、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及时液体复苏,对未控制出血的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积极(正压)液体复苏
  • E、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正确答案:A,B,C,E

第5题:

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首先补充()

  • A、晶体液
  • B、胶体液
  • C、清蛋白
  • D、血浆
  • E、去冷沉淀血浆

正确答案:A

第6题:

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关键是

A、原发病治疗

B、液体复苏

C、大量输血

D、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E、止血药物使用


参考答案:A

第7题: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并发症的防护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⑴首先应考虑出血和血小板稀释性减少的关系;
⑵为维护有效循环血容量,常和全身水肿、少尿、肺水肿相矛盾,应以前者为主;
⑶血液稀释后的贫血,是大量输液后必然结果,但必须保持Hct在0.25以上;
⑷早期复苏病人少尿。应考虑低血容量,心衰、心排血量降低以及末梢组织灌注不足四个方面。

第8题:

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

A、维持收缩压在60~80mmHg左右即可

B、与常规液体复苏使用的液体种类不同

C、出血控制之后使用可降低病死率

D、一般在出血控制之前应用

E、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可获满意效果


参考答案:D

第9题:

休克患者在应用晶体液时,下列错误的是()。

  • A、非失血因素的休克,应以补充晶体液为主
  • B、失血性休克,仍需输入适量晶体液,以补偿组织间液及细胞内脱水
  • C、休克时间越长或越严重,需要补充晶体液的量越多
  • D、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5%葡萄糖生理盐水
  • E、液体复苏初期,输入的液体种类并不重要,而是争取时间维持组织灌注,可先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溶液1000~1500ml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单选题
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  )。
A

维持收缩压在60~80mmHg左右即可

B

与常规液体复苏使用的液体种类不同

C

出血控制之后使用可降低病死率

D

一般在出血控制之前应用

E

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可获满意效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