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菌增效剂?兽医临床常用的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题目

什么是抗菌增效剂?兽医临床常用的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凝血药(止血药)?临床上常用的凝血药(止血药)有哪些?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凝血药是指能促进血液在体外凝固、制止出血的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凝血药及其作用机理为: (1)维生索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本品可与肝细胞中的酶蛋白发生作用合成凝血酶原,促进血液凝固过程,缩短凝血时间而止血。 (2)6—氨基己酸:为抗纤维蛋白溶解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而止血。 (3)安洛血(安特诺新):本品可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使受伤血管断端回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少血液外渗。 (4)止血敏(梭苯磺乙胺):本品能促进血小板再生,增强血小板凝集,促进释放凝血因子,缩短凝血时间,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通透性,防止血液外渗。 (5)明胶海绵:本品为用明胶制成的多孔性物质,敷于出血部位,破坏血小板,释放凝血因子而促进血凝。

第2题: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有哪些形式?结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用机理:
(1)破坏菌的蛋白质的合成--使菌细胞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2)破坏细胞壁的合成--通过破坏细胞壁成分的合成
(3)破坏菌的能量代谢--通过破坏催化生化反应的酶
(4)破坏核酸的代谢作用--通过抑制核苷酸
(5)改变植物的新陈代谢--改变新陈代谢,增强对病菌的抵抗力
结构特点:杀菌剂的化学结构可分为活性基团和成型基团两部分
(1)活性基团:是对生物有活性的化学结构,又称为毒性基团。
2)成型基团:对生物活性有影响的各种取代基团,又称为助长发毒基团。通常是指亲油性基团,或是具有油溶性的基团。成型基团的结构对杀菌剂的穿透力有显著影响:
A.脂肪基的结构形状应具有相似性
B.碳链的结构:直链、低级烃基穿透力
C.原子的大小:原子小穿透力

第3题:

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________和________。


正确答案:甲氧苄啶(TMP)、二甲氧苄啶(DVD)

第4题:

简述糖皮质激素在兽医临床上有何作用?常用制剂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兽医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主要有:
(1)用于牛酮血症、羊妊娠毒血症和各种动物的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2)对肺水肿、寻麻疹、急性蹄叶炎、血清病、药物过敏、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有效;
(3)还可用于治疗眼部炎症。
常用制剂有: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塞米松(氟美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强的松)片、醋酸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注射液等。

第5题:

增干强挤的种类有哪些?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特性?干强剂增强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干强剂能有效地增加纤维之间的结合强度。
如淀粉的自由葡萄糖羟基参与了纤维表面纤维素分子的氢键的形成,因此淀粉的加入增加了纤维间结合面上的氢键数量,从而增加了纤维间的内部结合强度。
(2)、其次是改善纸页成形,这可以提供更均匀分布的纤维之间的结合。
(3)、此外当增干强剂能够提高细小纤维留着和纸页滤水时,可以改善湿纸页的固结。

第6题:

湿增强度树脂有哪些种类?它们各有什么特性?强树脂增湿强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保护原有的纤维间的结合。该机理认为,湿强剂在纤维周围形成一个交错的链状网络结构,阻止纤维的吸水润涨以保持原有的纤维间的氢键结合。
(2)、产生新的抗水纤维结合键。该机理认为,湿强剂与纸浆纤维交联形成了新的共价键、氢键等抗水结合键,从而增加了纤维结合强度。在实际应用中,湿强剂的增强是通过上述两种机理的综合作用来体现的。

第7题:

什么是抗菌法?临床上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抗菌法又称消毒法,即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临床上常用的消毒方法如下。
(1)药液浸泡消毒法:
①0.1%苯扎溴铵溶液,用于器械消毒,浸泡时间为30分钟。
②10%甲醛溶液,适用于导管、塑料类消毒,浸泡时间为30分钟。
③0.1%氯己啶溶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
④器械消毒液。⑤70%乙醇,浸泡时间为30分钟。
⑥"84"消毒液,用于病室用具及布类消毒。
(2)甲醛蒸气熏蒸法:用于病室用具及布类消毒。

第8题:

糖皮质激素在兽医临床上有何作用?常用制剂有哪些?


正确答案:在兽医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主要有: (1)用于牛酮血症、羊妊娠毒血症和各种动物的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2)对肺水肿、寻麻疹、急性蹄叶炎、血清病、药物过敏、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有效; (3)还可用于治疗眼部炎症。 常用制剂有: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塞米松(氟美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强的松)片、醋酸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注射液等。

第9题:

试述抗菌药物抗菌作用机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抗叶酸代谢:磺胺类与甲氧苄啶(TMP)可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妨碍叶酸代谢,最终影响核酸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具有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细菌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是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与五肽相连的N-乙酰胞壁酸重复交替联结而成。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胞浆内、胞浆膜与胞浆外三个阶段。能阻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可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由于菌体内的高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中水分不断渗入。致使细菌膨胀、变形,在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3)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细菌胞浆膜主要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一种半透膜,具有渗透屏障和运输物质的功能。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表面活性物质,能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而制霉菌素和二性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则仅能与真菌胞浆膜中固醇类物质结合。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4)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为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其核蛋白体为80S,由40S与60S亚基构成,因而它们的生理、生化与功能不同,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而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和蛋白质合成。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
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
②能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而抑菌的抗生素如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③能与30S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5)抑制核酸代谢: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第10题:

常用的抗菌增效剂有()、()。


正确答案:二甲氧苄氨嘧啶;甲氧苄氨嘧啶